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廣播電視台

中国媒体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广播电视台
Remove ads

北京廣播電視台(英語:Beijing Radio & Television Station,簡寫:BRTV)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一家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播出的特大型市屬事業單位,成立於2010年6月1日,由原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北廣傳媒等單位合併組建而成。現時,北京廣播電視台的廣播部門保留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呼號,電視部門則保留北京電視台的呼號。

快速預覽 對外保留牌子, 主要領導 ...
Remove ads

歷史

北京電台歷史

北京地區的廣播事業始於1927年9月1日由北洋政府創辦的「北京廣播無線電台」[2],最初設於琉璃廠電話總局內,1928年5月遷至甘石橋電話西局內,1928年10月被國民政府交通部接收後改為「北平廣播無線電台」,1929年被閻錫山的太原無線電信管理處接管,一年後又被張學良的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接收,1932年被國民政府交通部收回[3]。1937年,北平廣播電台被侵華日軍取締,日本傀儡政權華北臨時政府在西長安街2號成立「北京中央廣播電台」。1940年,華北臨時政府改為汪精衛國民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後,日本控制的「華北廣播協會」直接控制「北京中央廣播電台」。1945年10月,上述機構被國民黨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接收,恢復「北平廣播電台」[3]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當晚,位於西長安街3號的北平廣播電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管會接收,2月2日以「北平新華廣播電台」之名開始以原北平廣播電台波段播音,首位播音員為齊越[4][5],最初使用頻率為中波850千赫、770千赫[6]:145。1949年3月25日,陝北新華廣播電台中共中央遷入北平香山並改為「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原對北平市廣播的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初代)隨即更名為北平人民廣播電台[7],1949年9月根據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決定更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台第二台」,不久因北平更名北京而改為「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第二台」,1949年12月改稱「北京市人民廣播電台」[8],1951年3月定名為北京人民廣播電台[4]

1954年,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曾計劃由西長安街遷至西四石碑胡同8號[9],此時仍屬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但該年下半年參照蘇聯首都廣播電台直接隸屬蘇聯國家廣播委員會的做法,石碑胡同8號移交中央廣播事業局另作他用[6]:259-260。1955年3月8日,北京電台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對首都廣播部」,但保留原有呼號,1956年隨中央廣播事業局遷往復興門外真武廟二條4號[6]:261,1961年1月1日從中央廣播事業局分出,仍屬北京市委[6]:265,1966年5月14日起由中央廣播事業局代管[10],1974年1月再次交予北京市委。

1983年2月13日,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開始試播調頻廣播,發射機房最初租用燕京飯店頂層,1986年11月又在皂君廟北京電視台頂層建設機房,1987年6月10日啟用皂君廟調頻立體聲發射機房[6]:151。1985年4月15日至23日,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由復興門外真武廟二條4號遷至建國門外大街14號新建技術樓[6]:286,1993年將調頻立體聲傳音機房從皂君廟遷往建國門外,同時在中央廣播電視塔設置發射機[6]:151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各地部分電台由原來的綜合台轉變為分設若干個專業頻率的系列台,北京電台1990年也啟動了此等「專業化辦台」改革,於該年8月6日開播北京經濟台,此時北京電台共設5套節目[6]:307。1993年3月1日,北京電台原第一套節目(中波828千赫)改為北京新聞台(對外呼號仍為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原第五套節目(調頻94.5兆赫)改為北京音樂台,該年8月23日又改為調頻97.4兆赫至今;1993年12月18日,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協辦的北京交通廣播開播[11]。1994年4月1日開播的北京文藝台成為北京電台第六個專業台[12]:1,同年12月1日實現規劃的七個專業台全部建成。

2002年1月1日,北京體育廣播開播[13]。2005年3月1日,原北京經濟台的頻率改用於新開播的北京城市管理廣播[14],2007年11月1日改稱「城市服務管理廣播」[15]

Remove ads

北京電視台歷史

北京電視台於1979年5月16日成立,最初沒有單一固定場所,僅靠租借新街口外大街14號成人教育局、宣武門飯店等多處地方制播節目,也沒有一手設備,直至1988年由新街口外大街14號遷至皂君廟甲2號[16]。1988年3月1日,位於蘇州橋的北京電視台彩電中心大樓開工,北京電視台1993年由皂君廟甲2號院遷至蘇州橋新址[17],並奠定了90年代綜合、文體、教育三個頻道的格局。

2001年6月24日,北京電視台與北京市有線廣播電視台合併,北京電視台的頻道數量自該年7月1日起增至7個,其中前3個為免費收視頻道,後4個有線頻道繼續收費[18][19]

2007年,北京電視台建國路新址北京電視中心落成,2009年4月1日完成一期工程六個標清頻道、一個高清頻道的入駐[20]

北京有線電視台

Thumb
皂君廟甲2號原北京有線電視台台址(2025年3月)

1991年7月5日,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批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於建立北京有線電視台(簡稱BCTV[21])的方案[22],1992年5月4日開始試播,台址位於皂君廟甲2號,當時有一個自辦頻道(影視頻道)和兩個轉播頻道[23],1993年5月4日轉入正式播出,自辦節目至1994年底增至3套(影視頻道、信息頻道、體育頻道)[24],1996年11月8日又開辦生活頻道[25]

2001年7月1日,北京有線電視台的四個頻道併入北京電視台,不再使用北京市有線電視台的台名、呼號和台標[18]。此後位於皂君廟甲2號的原北京有線電視台建築仍由北京電視台及其後繼機構北京廣播電視台使用,目前歌華傳媒旗下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原北京市廣播劇團、北京電視製片廠)仍在該處掛牌。

北廣傳媒歷史

Thumb
2015年,原北京北廣傳媒集團經營性資產和業務劃出,成立北京歌華傳媒集團公司

2001年5月28日,北京廣播影視集團成立,2003年組建北京北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26]

2004年5月28日,北廣傳媒移動電視在北京公交實現試播[27],儘管這並不是北京公交系統第一次使用車載電視[28][29]。2005年5月7日,北廣傳媒開辦戶外電視網絡「北廣傳媒城市電視」。

合併後

2010年6月1日,北京廣播電視台成立。是由原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北廣傳媒等單位合併組建而成。[30]

2021年9月23日6時,北京廣播電視台全台正式啟用「BRTV」新台標[31][32]

服務

電視頻道

北京廣播電視台的電視服務,分屬北京電視台北廣傳媒集團北京電視台於1979年5月16日成立[33]:93,2001年6月合併了原北京市有線廣播電視台,現有11個電視頻道;北廣傳媒集團現有8個電視頻道。

更多資訊 北京衛視, 文藝頻道 ...
Remove ads

停播頻道

  • 青年頻道:前身為北京電視台八套、北京電視台青少頻道,2002年1月1日開播,2023年1月1日停播。[37]
  • 2024年4月16日起,北廣傳媒京視劇場頻道、動感音樂頻道、置業頻道、弈壇春秋頻道四套本地數字付費頻道停止播出

廣播頻率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於1949年2月2日成立,該台是擁有獨立發射機構的國有廣播電台,前身為北平新華廣播電台第二套節目,位於北京市東長安街延長線的建國門外南側。全台轄有7個廣播頻率、北京廣播網、1個節目製作中心、14個職能部門以及全資國有的北京廣播集團有限公司

更多資訊 新聞廣播, 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英語:Beijing Public Service Radio) ...
Remove ads

停播頻率

  • 外語廣播英語Radio Beijing International:2004年9月17日開播,2023年1月1日停播[37]
  • 故事廣播:2009年1月1日開播,2023年1月1日停播[37]
  • 青年廣播:2017年2月26日開播,2023年1月1日停播[37]
  • 2020年11月18日起,古典音樂廣播、通俗音樂廣播、教學廣播、長書廣播、戲曲曲藝廣播、歡樂時光廣播、懷舊金曲廣播七套有線廣播節目停止播出

電視文化

Thumb
北京音像有限公司亦為歌華旗下公司

北京電視中心

北京電視中心是北京電視台新台址,也是200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由日本日建設計株式會社設計。由一個建築組群構成,有綜合業務樓、多功能演播樓、生活服務樓、媒體廣場、地下室停車場。

北京電視台原址位於海淀區西三環北路三號,辦公面積狹小。2000年,北京台決定在朝陽區CBD(建國路甲98號)建設北京電視中心。北京電視中心於2002年12月12日奠基開工,按照計劃,工程於2006年底竣工,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底進行電視專業設備的安裝和調試,2007年7月試播,2008年1月部分投入使用。至2012年初,大部分部門與設備已搬放新台址。生活頻道、財經頻道辦公地一度留在海淀區蘇州橋台址。

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入駐西三環北京電視台原台址並將其作為北校區使用。

首都機場採訪室

北京電視台首都機場採訪室位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D區二樓國航小交路候機區D03鋪。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