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
三級甲等醫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院,隸屬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為三級甲等醫院。
簡介
1942年4月,新四軍二師西分區衛生部第二醫療所在安徽省定遠縣藕塘區大朱家黃花嶺成立。隨即投入抗日戰爭中。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1946年12月在漣水保衛戰期間,醫院奉命將300多名危重傷員安全轉移到山東省日照縣,開創了中共軍隊長途徒步轉移傷員的範例。1947年11月,華東野戰軍成立東線兵團。華東野戰軍第三後方醫院第一分院在山東省萊陽縣整編為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衛生部前方辦事處野戰醫院。這時正值膠東保衛戰打響兩個月,醫院臨時奉命執行傷員轉運總站的任務。在整個內戰時期,醫院先後參加漣水保衛戰、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戰鬥,輾轉5個省數十個縣市,行程數千公里,救治傷病員兩萬餘名[1][2]。
1950年6月韓戰爆發。1950年11月,醫院奉華東軍區命令,除直屬所劃歸衛生部仍留浙江省杭州市外,其餘組成華東軍區第十一野戰醫院,北上抵達遼寧省阜新市,接收救治來自朝鮮戰場的傷員1.83萬餘人[1][2]。
1954年,在全軍醫院整編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陸軍醫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二醫院。1956年,醫院自遼寧省阜新市遷到遼寧省瀋陽市馬路灣。1964年9月,醫院外科主任陶進東、主治醫師楊國凡等人成功進行首例斷手再植手術,立集體三等功。1970年代,醫院成功研究出纖維光學子宮內窺鏡,填補了國內空白;首次成功施行腦駕橋手術、腎上腺手術、腎移植手術。1976年,醫院參加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1980年代,醫院傳染科主任曹文娥研究出使用複方氨基酸治療肝昏迷、肝壞死、肝硬化長期黃疸等慢性肝病。1987年5月13日,醫院奉命到大興安嶺火災災區執行救火醫療保障任務。1988年5月30日,全軍第一個優生優育研究中心在醫院落成[1][2]。
1994年6月,醫院成為全軍第一家「愛嬰醫院」。1997年,醫院在全軍率先開通軍人就醫「綠色通道」。1998年8月18日,醫院奉瀋陽軍區命令,派出醫療隊到哈爾濱抗洪一線參加抗洪搶險任務。在哈爾濱松花江大堤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同該醫院醫療隊醫護人員逐一握手,並說:「向解放軍學習,向解放軍致敬!」[1][2]
2003年9月,優生優育研究中心升為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研究所。2005年,婦產科升為全軍婦產科中心。2006年5月,醫院成為全軍首家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中心醫院。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醫院75名隊員抵達綿竹重災區,救治傷病員19217人次,並且為遇難家長建立生育檔案1148份。2011年,醫院成為遼寧省產前診斷中心。2012年12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二醫院建院七十周年暨門急診綜合樓落成典禮在瀋陽市和平區光榮街5號第二〇二醫院門急診綜合樓舉行[1][2]。2015年8月19日,在中國卒中中心聯盟(CSCA)首批卒中中心授牌儀式上,第二〇二醫院神經內科正式掛牌成為中國「卒中中心」之一[3]。2015年11月9日,中國醫科大學正式與第二〇二醫院建立非直屬臨床學院關係,這是遼寧省繼遼寧省人民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後第三個加盟中國醫科大學臨床教學系統的大型公立醫院[4]。
2016年,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二醫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聯勤部轉隸瀋陽聯勤保障中心[5]。
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總醫院,是一家位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始建於1948年11月,亦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部隊醫院[6]。
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總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二醫院合併組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7]。北部戰區總醫院在心血管外科、神經內外科、麻醉科等醫科上頗有聲譽。總醫院亦擔負着北部戰區陸、海、空三軍指戰員的醫療保障任務。
Remove ads
歷任領導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