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南京大学二级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簡稱現工院、現工、工院、工學院,英文: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CEAS)是南京大學設立的工程技術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相融的應用科學及技術學院。
Remove ads
沿革
1952年院系調整中,工學院從南京大學分出;改革開放後,南京大學的工程技術學科開始被逐步恢復。
1988年,南京大學成立技術科學學院,孫鍾秀任院長。作為南京大學工程技術領域的學院,其前身是1952年前的南京大學工學院。南京大學技術科學學院科學和技術交叉,理工相融,可以認為是一個建立工程技術學院的過渡。
1993年,閔乃本創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並出任系主任。該系下設於技術科學學院中。
2009年底,以材料科學工程係為前身的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成立[1]。
2012年,光學工程、能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系建立。
系科組成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起源於物理與化學學科的交叉,理工融合,是南京大學的新興系科之一。
- 1990年,在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實驗室和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實驗室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了南京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物理學系教授閔乃本和化學系教授楊昌正任正副所長。
- 1993年,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正式成立,閔乃本院士出任系主任,南京大學材料學系設在南京大學技術科學學院內。
量子電子學與光學工程系簡稱光電系。
2012年,量子電子學與光學工程系成立。
2015年,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的光學工程系一部併入工學院的光學工程系。
建系之初,光學工程系的辦公室和部分實驗室設立於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的西南樓內;2020年,其主體基本遷至位於仙林校區的新建院樓內。
研究成就
評價
2018年,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又光電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三系共同參加)評分為B+,全國排名第18名[5],生物醫學工程評分C+,全國排名第30名[5],分別在南京大學全校所有理工類專業學科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二與倒數第一;在南京大學所有專業中,僅好於統計學(臨床醫學未參評)。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