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朝天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朝天宫map
Remove ads

朝天宮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原南京城水西門冶山。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築群,現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南京本地的文史專家[1]:27和民眾[2]常以冶山道院與朝天宮互稱。朝天宮景區亦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快速預覽 朝天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明朝初期修建的朝天宮為道教宮觀,兼為全國道教管理機構所在[1]:27—28。清朝早期仍為道教宮觀。朝天宮毀於太平天國戰亂期間。現存朝天宮古建築群為戰亂以後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從原來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江寧府文廟江寧府學

Remove ads

歷史

  •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冶城,冶城的歷史真實性有爭論。
  • 建冶城寺。
  • 南朝劉宋泰始六年(470年),為總明觀太學所在地[2]
  • 設太極觀[2]
  • 唐後五代時期建紫極宮。
  • 改名祥符宮、天慶觀。
  • 改額玄妙觀、永壽宮。
  • 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建,賜名朝天宮,設道錄司於內。朝天宮兼有道教宮觀與全國道教管理機構的雙重身份[1]:27—28
  •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重建朝天宮完成。成為明朝初期朝廷舉行盛典前練習禮儀的場所,也是官僚子弟襲封和文武官員學習朝見天子的地方。有皇家宗教、習儀、官署三大功能。上次重修建築格局基本成型。主軸建築主要集中於山南,包括三清正殿,威靈、景德、顯化、寶藏傍殿等重要的殿閣[1]:27—28
  • 太平天國時期,建築被毀。留存建築成為太平天國政權製造和儲存火藥的「紅粉衙」[2]
  • 太平天國戰爭後期的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保衛戰結束,湘軍攻佔南京城。朝天宮僅存門堂、飛雲閣、水府行宮數十間[1]:27—32
  • 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江寧府學稱於此處。在今日雞鳴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帶的原來的江寧府學舊址則改為武廟,民國時期改為考試院
  • 同治年間兩次改建後,冶山後山是道教宮觀所在。晚清時出現治山道院一名。冶山道院為朝天宮下院。學宮奉祀官徐悟禪任內侵佔冶山道院建築[1]:27—32
  • 民國年間,冶山道院的土地持續被販賣、侵奪和擠占,已成為貧民區。1965年,南京市建鄴區政府重點改造冶山道院的棚戶房[1]:27—32
Remove ads

朝天宮建築群

朝天宮建築群現設南京市博物館。建築群中路為文廟,東側為江寧府學遺址,西側原為卞公祠。此外有卞公墓、忠節坊等。現設有卞壼墓碣文物保護碑。

2000年代,江寧府學遺址北部、冶山所在設為六朝公園(或稱六朝文化公園[3]),有冶心亭、沁心樓、竹林七賢[4]曲水流觴[5]等景點,以及明代御窯,清代銅水閘、鐵炮等文物[4]。2001年在山頂建成仿六朝風格的全木質建築的冶城閣[3]。或曾對外出租使用[5]。2005年,冶城閣出現建築質量問題。2006年10月下旬,關閉維修[3]。2000年,六朝公園劃歸南京市博物館。六朝公園原為免費開放公園,2010年時,成為收費公園[4]

朝天宮街區內插建的建築以江南小式建築風格為造型主體,融入六朝時期的建築元素。

朝天宮內有江寧府學銅鏞鍾。[6]

圖片

傳統禮儀表演

朝賀天子禮儀表演按照明朝的程式編排,共有6場11項程序,即駕幸、進表、傳制、進見、樂舞升平、還宮。

民間傳說

傳言,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並非葬於歷史學家認為的紫金山明孝陵,而是葬於南京朝天宮的地下[7]

交通

公共汽車

更多資訊 莫愁路·朝天宮, 編號 ...
更多資訊 王府大街·朝天宮, 編號 ...

地鐵(建設中)

南京地鐵5號線朝天宮站建設中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