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抗蒙山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抗蒙山城
Remove ads

抗蒙山城宋元戰爭時期南宋軍民在四川制置司(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境內修築的用以抗擊防禦蒙古軍隊入侵的數十座山城,這些山城遍布四川,相互呼應,充分利用了四川盆地特殊的紅層方山地貌及其它地理優勢[1],形成了一個全面立體的山城防禦體系,堅持抗元長達53年之久,極大的延長了南宋的壽命。這些山城也使得四川地區成為南宋堅持抵抗時間最長、被蒙古人最晚征服的地區[2]。由於四川抗蒙山城久攻不克,四川地區難以平定,元軍不得不改變其最初「取蜀滅宋」的戰略,自咸淳七年(1271年)起改向荊襄地區進軍,由漢水渡江以滅南宋[3]。南宋四川抗蒙山城中以蒙古大汗蒙哥逝世之地——合川釣魚城最為知名,釣魚城與雲頂城運山城大獲城得漢城白帝城青居城苦竹隘並稱為四川「八柱」,皆為四川山城防禦體系的重要據點。

Thumb
通向合川釣魚城城門的石梯小道

現四川省及重慶市境內仍保存有約40座南宋四川抗蒙山城遺址,其中釣魚城神臂城白帝城天生城重慶城中原南宋四川制置司衙署遺址皆入選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雲頂城小寧城苦竹隘大獲城平梁城禮義城得漢城多功城天賜城龍崖城磐石城虎頭城集生砦萬壽山城等14處抗蒙山城遺址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整體而言,除個別幾座山城(如釣魚城)外,大多數山城並未得到有效的保護與開發[4]

Remove ads

歷史

宋蒙在四川的戰火始於寶慶三年(1227年)「丁亥之變」,蒙古軍隊在攻打西夏的同時遣軍攻入四川,攻陷了四川關外利州路所屬的西和州天水軍階州成州文州等五州(軍)。端平三年(1236年),窩闊台次子闊端率蒙軍南征四川,全面突破宋軍沔州「蜀口」防線,長驅直入四川盆地,次年攻陷四川置制司駐地成都,除夔州路外,四川其餘三路幾乎全面淪陷,宋軍僅守住瀘州果州合州等寥寥幾州[5]。此後蒙古軍隊又不斷入侵四川,於淳佑元年(1241年)再破成都,直逼東川夔門,四川防線幾乎全線崩潰。淳佑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將四川軍政中心由無險可守的成都遷往重慶。在吸取平地守城無法抵禦蒙軍的教訓後,余玠接受播州冉氏弟兄的建議開始在大巴山以南的四川全境依託紅層方山,修築山城防禦體系,並將各州府治所遷往山城之中[3]。四川抗蒙山城大多座落於紅層方山的險崖峭壁之上,山頂寬平,可耕種土地充足,且水源充沛,可長期固守。同時各座山城往往在河灣峽谷或江河交匯之處,以通航江河及官道相連,聚點成鏈,相互呼應。南宋山城防禦體系以「重慶為保蜀之根本,嘉定為鎮西之根本,夔門為蔽吳之根本」,抵擋蒙古入侵長達53年。直到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隨崖山海戰失敗及陸秀夫負剛滿8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徹底滅亡,四川部分山城仍然沒有放棄抵抗,興文凌霄城直到1288年,南宋徹底滅亡9年之後才被元軍攻破[3]

Remove ads

南宋四川抗蒙山城列表

成都府路

更多資訊 名稱, 築城時間 ...

潼川府路

更多資訊 名稱, 築城時間 ...
Remove ads

利州路

更多資訊 名稱, 築城時間 ...
Remove ads

夔州路

更多資訊 名稱, 築城時間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