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主席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主席團(塞爾維亞語:Predsedništvo SFRJ / Председништво СФРЈ;克羅地亞語:Predsjedništvo SFRJ;斯洛文尼亞語:Predsedstvo SFRJ;馬其頓語:Председателство на СФРЈ)是1971年至1992年期間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集體國家元首。
Remove ads
歷史
委員會根據南斯拉夫憲法修正案於1971年成立,起初共有23名成員,即總統鐵托、每個共和國各三名成員、每個自治省各兩名成員;1974年根據新憲法重組後,成員減少到九人,即總統鐵托以及每個共和國和自治省的各一名成員;鐵托逝世後,其名額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主席團成員遞補,每年輪流擔任,直到1988年為止。鐵托擔任南斯拉夫總統期間,一直是主席團的當然主席。鐵托逝世後,主席團主席由主席團成員經事先協商後輪流擔任。自1974年開始,每五年進行一次主席團選舉,共進行了四次。
根據需要,有時一些主席團以外的成員也會列席主席團會議,包括聯邦議會主席、聯邦執行委員會主席(總理)和副主席(副總理)、國防部長、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負責人、各共和國和自治省負責人等。這些成員不參與決策[1]。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伴隨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局勢日趨動盪,1989年最後一屆主席團成員選舉也反映了這一情況:
- 斯洛文尼亞和波黑通過全民直選產生主席團成員[2];
- 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和禾獲甸拿的代表實際上都受到時任塞爾維亞總統斯洛波丹·米洛舍維奇的控制,後來亦參與阻止克羅地亞代表斯捷潘·梅西奇就任主席團主席,導致主席團主席一職空缺長達一個半月[3];
- 主張維護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代表斯蒂佩·舒瓦爾被克羅地亞政府支持的梅西奇取代[4]。
1991年,因所在國家宣布獨立,斯洛文尼亞的亞內茲·德爾諾夫舍克和克羅地亞的梅西奇先後退出主席團,隨後波黑的博格維奇、馬其頓的瓦西爾·圖普爾科夫斯基也因相同理由退出,主席團只剩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和禾獲甸拿的代表,並延續到1992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徹底解體為止。
Remove ads
職責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憲法(1974年版)
根據1974年南斯拉夫憲法,主席團有以下職權:
- 對內對外代表聯邦;
- 指揮南斯拉夫軍隊,決定在戰爭和和平中使用軍隊;
- 保障南斯拉夫各民族平等;
- 維護憲法秩序;
- 提名聯邦總理候選人;
- 提名聯邦憲法法院法官候選人;
- 任命大使和陸海軍將領;
- 任命國防委員會以及其它必要機構成員;
- 授予國家榮譽及勳章。
歷屆主席團成員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