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橫公路
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建設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部橫貫公路,俗稱南橫公路,簡稱南橫,為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建設之一。在編號上屬於省道台20線,南橫公路全線列於台20線里程。



內政部電子門牌系統與Google地圖將省道台20線全線稱為南部橫貫公路,簡稱南橫,起點是台南市中西區[1] 湯德章紀念公園中山路段,公路總局在此設立告示牌標明為南橫公路起點0k+000(台南市字體大於其它鄉鎮)。南橫經高雄市甲仙區、六龜區、桃源區,進入台東縣海端鄉;終點銜接台9線328.6公里處[2],為台東縣的海端鄉海端村與關山鎮德高里之交界處[3]。
因受莫拉克風災影響,至2020年1月12日前,南橫公路台20線東行通行至105K(梅山口)止;西行至149K(向陽)止。130K-149K(天池-埡口-向陽森林遊樂區)受損嚴重。105K(梅山口)至149K(向陽)路段[註 1],因交通量、線形、路寬不符省道標準,且地質不穩定、常有落石坍方,存在高度風險,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公告將此路段降級為臨時便道,編號為台20臨105線[4]。直至於2022年5月1日上午7時南橫公路才全線復通[5]。
南橫歷經天災修復、截彎取直,路線里程迭有增減。1972年通車時台20線總里程為211.3公里[6];1986年、1994年為209.076公里[7][8];2004年由203.188公里縮短為202.696公里[9];2009年以前增長6.750公里成為209.446公里;2011年裏程縮短為208.329公里[10];2022年復通之後為203.982公里[11]。
利用過去不同時期文獻記載的南橫里程數的用路人應留意。例如: 2011年以前,梅山口、天池、埡口、向陽等處的里程數各約為109.9K、136K、147.5K、154.5K;2011年以後,天池、埡口、向陽等處各約為135.4K、145.9K、152.8K;復通之後梅山口、天池、埡口、向陽各約為105K、130K、142K、149K。
Remove ads
沿線地理資訊
南橫公路自1972年10月31日通車以來,歷經天災修復、截彎取直,路線里程迭有增減,2022年復通之後,與1972年相較,里程縮短約6.3公里。[註 1]
Remove ads
莫拉克災後重建工程
- 初期:公路搶修,解除各區域孤島效應。
- 中期:提高抗災能力,維持當地物資運送,基本交通服務。
- 長期:恢復原有道路標準。
避開地質敏感區域,迂迴路線截彎取直,新闢道路或高架橋。
- 建山一橋(已於2012年6月1日通車)
- 建山二橋(已於2012年6月1日通車)
- 寶來一橋(二次改建,減少跨墩,已於2022年4月3日通車)
- 寶來二橋(河床淹沒原橋,新建高架橋,已於2013年8月6日通車)
- 萬年橋(台灣商人集資興建,已於2014年2月7日通車)
- 綠茂橋
- 勝境橋(原路上方50米新建高架橋連結東西兩側之置高點,無需下繞河谷,已於2014年2月12月通車)
- 塔拉拉魯芙橋(截彎取直,跨大河谷連結塔拉拉魯芙隧道)
- 桃源一橋(截彎取直,跨大河谷連結桃源市區,並已於2015年7月18日通車)
- 桃源二橋(改建工程,拓寬為二車道)
- 撒拉阿塢橋(河床淹沒原橋,新建高架橋,並已於2018年4月底通車)
- 明霸克露橋(取代河底便道與削山便道,並已於2017年4月29日通車,2021年8月7日部分沖毀,目前以鋼便橋取代)
- 復興橋
Remove ads
沿革

南橫公路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理蕃警備道「關山越嶺道」,起點台南北寮,終點台東海端,為台灣南部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最高點大關山隧道(海拔2722米)在關山埡口(海拔約2920米,關山–向陽山鞍部,原州廳界碑所在,即高雄州、台東廳分界,關山嶺山步道里程牌0.5K處)下方約200米打穿中央山脈主脊,為東西分水嶺越嶺點台東縣與高雄市的交界處。
南橫公路於1968年7月動工,1972年10月31日通車,歷時4年4個月[19]施工期間大部分路段均為新闢道路,設計標準比照中部橫貫公路施作,均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開闢,因工程甚為艱鉅,共計有116位工作人員罹難,為感念闢路先賢的犧牲奉獻,特在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悼念。
1971年台灣省政府公報4月28日公告,南橫公路原以玉井為起點,取消與台3線重復改善路段5.56公里,改以北寮為起點(台3線交叉口)往東至關山埡口106.74公里為西段工程。公路編號為台18線北寮池上線。
1994年全面加封瀝青混凝土路面[20],在此之前全線多處未鋪設柏油路面也未拓寬。為了進入山區的安全考量,經過南橫曾經需要事先辦理乙種入山證,以進入公路兩側50米內之山地特定管制區,等到了另一端的檢查哨再註銷登記[21][22]。
1993年廢止山地管制,成為山地開放區[23]。
Remove ads
沿線景觀
![]() |
此公路沿線較為知名的風景點有甲仙化石館、寶來溫泉、少年溪、梅山口原住民展覽館、天池、檜谷、埡口雲海、利稻風情、碧山溫泉、天龍吊橋、霧鹿櫻花、霧鹿峽谷、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等。利稻是有名的民宿村,也是原住民部落。
通行管制
2022年5月2日起,台20臨105線(原台20線105K+170至149K 梅山口—向陽)每周二、四不開放通行,其餘每日開放時間為7點00分至14點00分,其餘時間進行道路封閉管制,且17點00分以前得全線淨空;甲、乙類大客車禁行78.5~108.5K處[24]。
2023年4月11日起,因禮觀路段偶有突發落石,公路總局於該路段上邊坡掛網施工至6月30日,施工期間部分時段將管制通行,除了維持每週二、四禁止通行,其餘時段早上7點至傍晚5點,每整點30分放行10分鐘,中午11點30分至下午1點40分不進行交管,依現場施工狀況滾動調整[25]。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