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博尼法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博尼法斯(拉丁語:Bonifatius),卒於432年,羅馬帝國將領。
生平
博尼法斯首次出現在歷史記載中是413年,作為君士坦提烏斯手下的將領對抗西哥特人。[1]後來調往阿非利加,因指揮蠻盟軍隊對抗毛里人而聞名。在北非,他還與神學家希波的奧古斯丁建立了友誼。
約422年,他被召回首都拉文納,與哥特裔妻子佩拉吉雅成婚並繼承了岳父的私軍[2],還成為了皇帝霍諾留的妹妹普拉西提阿的親信(protégé)。在隨後前往希斯帕尼亞對抗汪達爾人的軍事行動中,因為與遠征軍統帥卡斯提努斯不和,他私自離開了軍隊,回到了阿非利加[1],在可疑的情況下奪取了當地軍隊的指揮權[2]。
423年霍諾留去世,卡斯提努斯將約安尼斯立為皇帝。但是控制阿非利加的博尼法斯拒絕承認其地位。425年,在東羅馬的干預下,約安尼斯被殺,普拉西提阿與君士坦提烏斯的兒子瓦倫丁尼安被立為皇帝,實際權力由成為太后的普拉西提阿掌控。博尼法斯向新政權效忠[1]。
427年,據說是在埃提烏斯挑撥下,全軍統帥費利克斯向普拉西提阿指控博尼法斯圖謀在阿非利加自立為帝。普拉西提阿遂徵召博尼法斯入朝,被博尼法斯拒絕[3]。雙方爆發戰爭。在數年的內戰中,費利克斯的軍隊未能擊敗博尼法斯。
傳統觀點認為為了對抗費利克斯,博尼法斯邀請了汪達爾人進入阿非利加。不過現代史學家對這種記載提出了許多質疑。無論如何,429年,汪達爾人進入了阿非利加,並且迅速佔領了大片土地。這可能是導致博尼法斯隨後與朝廷和解的重要原因[3]。
429年,埃提烏斯被任命為御前騎兵統帥,430年,費利克斯在一場據說是埃提烏斯挑起的兵變中被殺。博尼法斯也與拉文納朝廷和解。
432年,太后普拉西提阿再次徵召博尼法斯入朝,隨即授予他勛貴頭銜並將他提拔為全軍統帥,掌控最高軍權,以削弱當時的正在謀求全軍統帥職位的埃提烏斯的權力。埃提烏斯隨即叛亂,與博尼法斯在拉文納附近的里米尼爆發戰鬥,博尼法斯取勝。
然而博尼法斯在戰鬥中負傷,很快去世[4]。其女婿塞巴斯蒂安繼承了全軍統帥的職務。不久,埃提烏斯得到了匈人的支持,很快捲土重來,塞巴斯蒂安無力抵抗,隨即被罷免並流放。埃提烏斯成為了新的全軍統帥,掌握西羅馬大權[5],並且娶了博尼法斯的遺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