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占美·霍士

美国艺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傑米·福克斯
Remove ads

埃里克·馬龍·畢曉普(英語:Eric Marlon Bishop,1967年12月13日),藝名占美·霍士Jamie Foxx),美國男演員歌手。在演藝方面,因《Ray》中的演出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另外,還因在一部音樂喜劇中的表演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在音樂方面,霍士是格林美獎得主,發行了兩張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上排名極高的專輯:《Unpredictable》(冠軍專輯)和《Intuition》同時擁有兩首冠軍單曲《Gold Digger》、《Slow Jamz》。

快速預覽 占美·霍士Jamie Foxx, 男演員 ...
快速預覽 「Jamie Foxx」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 ...
Remove ads

早年

霍士本名艾瑞克·馬龍·畢夏普,在德克薩斯州泰瑞爾英語Terrell, Texas出生。[1]其父為達瑞爾·畢夏普(Darrell Bishop),其母為路易絲·安娜提·塔利·迪克森。出生後七個月,父母將其遺棄,由母親的養父母(即他的外祖父母)艾絲蒂爾和馬克·塔利撫養長大。[2]特勒爾當時還是一個種族隔離的社區。 [3]在外祖母的要求下,霍士受到嚴格的浸信會教育[4][5]並在5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在幼年時,他是特勒爾當地新希望浸信會教堂(New Hope Baptist Church)的兼職琴師和唱詩班領唱。[3]

霍士中學時就讀於特勒爾高中(Terrell High School),成績優異,在學校里他打籃球,並在美式足球隊中擔任四分衛,並希望成為職業選手,為達拉斯牛仔隊效力。他是校史上第一個傳球超過一千碼的球員。[3][6]他還加入了一個名叫「皮革與蕾絲」(Leather and Lace)的樂隊。[3]高中畢業後,霍士獲得了美國國際大學的獎學金,主修古典音樂作曲[3][7]他常表示,其祖母對他生活的影響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4][8]

Remove ads

職業生涯起步

1989年,在接受一位女朋友的挑戰後,霍士半開玩笑的參加了一家喜劇俱樂部的公開表演之夜,並獲得了關注。當發現女性喜劇演員會先被叫上台來表演時,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占美·霍士,認為這樣就可以迷惑他人,以免遭遇偏見。[3][9]這個藝名的姓來源於喜劇演員瑞德·霍士(Redd Foxx)[9]

霍士於1991年加盟《生動的顏色》(In Living Color)一劇,在其中的角色拉萬達(LaWanda)的名字來自於瑞德·霍士的搭檔拉萬達·佩奇(LaWanda Page),他還在喜劇《洛克》(Roc)中擔任常規角色。[10]1992年,他首次涉足電影。1996年到2001年,他開辦了自己的「占美·霍士秀」(The Jamie Foxx Show)。

電影生涯

Thumb
霍士在荷里活星光大道上的星星。

霍士在1992年的喜劇《玩具兵團》中首次亮相大熒幕。在奧利華·史東1999年的電影《再戰星期日》中,他飾演了自己的第一個正劇角色,一位堅韌不拔的美式足球隊員。[4]他得到該角色,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他曾經打過美式足球。[4]自此之後,霍士被認為是一個出色的劇情劇演員。在2004年的電影《同行殺機》中,他同湯·告魯斯搭檔,飾演一名的士司機邁克思(Max),他的表演得到評論家的讚譽,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4]最終,他因在傳記影片《Ray》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2004年度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4]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霍士是史上第二個在同一屆奧斯卡獎中因兩部不同的影片分別獲得提名的男演員。另一位是阿爾·柏仙奴。2005年,霍士被邀請加入美國影藝學院[11]

在這些成功之後,霍士又出現在《平頭日記》、《神探勇闖罪惡城》、《夢幻女郎》等影片中,這些影片都票房大熱,這使得他被認為是荷里活商業價值極大的男星。2007年9月,霍士得以在荷里活星光大道上留星。他表示,獲得這一榮譽,「[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天。」[12]

音樂事業

Thumb
霍士和Kanye West演唱《Gold Digger》。

霍士5歲時就開始練習鋼琴。1994年,霍士發行了一張名為《Peep This》的專輯(由霍士廣播公司旗下廠牌發布)。他的音樂生涯在2004年轉入高峰,那一年,由他、說唱歌手特斯塔(Twista)、Kanye West合作的歌曲《Slow Jamz》登上公告牌百強歌曲排行榜榜首。他與Kanye West合作的第二首歌曲《Gold Digger》,再次登頂榜單,並持續了10周之久。2005年,霍士出現在亞特蘭大說唱歌手盧達克里斯和Field Mob的單曲《Georgia》,該曲採樣了雷·查爾斯的知名歌曲《我心中的喬治亞》(Georgia on My Mind)。

2005年12月,霍士發布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Unpredictable》。該專輯發布伊始便登上排行榜亞軍,首周售出59.8萬份拷貝。[13]次周,專輯登上榜首,又銷售出20萬份。[14]至今,該專輯在全美創下198萬的銷售成績,被美國唱片業協會授予雙白金唱片認證。[15][16]此專輯的還登上了英國專輯排行榜,最高時排名第九。[17]霍士成為第四個在演藝上獲得奧斯卡獎,並且發售的專輯成為全美冠軍的藝術家。(另外三個人為:法蘭·仙納杜拉冰·哥羅士比芭芭拉·史翠珊。)這張專輯的首支單曲《Unpredictable》(與盧達克里斯合作),在公告牌百強單曲榜上位列前十,在英國單曲榜上也獲得了前二十的成績。在美國,該專輯的第二支單曲為《"DJ Play a Love Song》,該曲中霍士和特斯塔再次合作。在英國,第二支單曲為《Extravaganza》,是和另一位老搭檔Kanye West合作完成的。

在2006年度的黑人娛樂電視獎(BET Awards)中,霍士同Kanye West因《Gold Digger》一曲獲得最佳雙人/合作曲目獎,並在年度音樂短片獎中和瑪麗·布萊姬的《Be Without You》打成平手。[18]2006年12月8日,霍士獲得四個格林美獎提名,包括:因同瑪麗·布萊姬合作的《Love Changes》獲最佳節奏藍調組合提名,因《Unpredictable》獲最佳節奏藍調專輯提名,因同盧達克里斯和Field Mob合作的《Georgia》獲最佳饒舌組合提名,因和盧達克里斯合作的《Unpredictable》獲最佳饒舌/演唱對唱提名。[19]同年,他還獲得了全美音樂獎最佳節奏藍調/靈魂樂男藝人獎。[20]

2007年1月22日,霍士在天狼星衛星廣播宣布自己的新頻道「The Foxxhole」開播。該頻道播放對話類節目、喜劇集合、以非洲裔表演者為主的音樂還有霍士自己的作品。他還在該頻道上開設了自己的對話類節目《占美·霍士秀》,每周五晚播出,由約翰尼·麥克(Johnny Mack)、思比迪(Speedy)、The Poetess、劉易斯·迪克斯(Lewis Dix)以及T.D.P作為搭檔主持。[21]嘉賓包括知名音樂人、演員。

他曾為鄉村音樂組合雷可福磊斯的專輯《Still Feels Good》,合作過《She Goes All the Way》一曲。他和The-Dream普萊斯合作過《Please Excuse My Hands》一曲。他還出現同神奇小子一道,為尼歐的《Miss Independent》重混音版《She Got Her Own》獻聲。此外,他還曾和The Game合作過《Around The World》一曲。

2008年12月16日,霍士的第三張專輯《Intuition》問世,合作藝人包括Kanye West、T.I.小韋恩以及T-Pain。該專輯的首支單曲是同T.I.合作的《Just Like Me》。第二支單曲為《Blame It》,與T-Pain合作,併名列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前五,在節奏藍調/嘻哈熱曲榜上則摘得頭名[22]。該曲獲得2009年度黑人娛樂電視獎中獲得最佳合作曲目獎,並在2010年度格林美獎獲得最佳節奏藍調組合獎[23]

霍士的第四張專輯《Body》,於2010年面世。[24]第一支單曲為《Winner》,合作歌手為賈斯汀·添百力以及T.I.[25]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家庭

霍士有一女,科琳娜·畢夏普(Corinne Bishop),生於1995年。[3]曾在「占美·霍士秀」上同他合作的嘉絲莉·畢薇斯英語Garcelle Beauvais在「溫迪·威廉姆斯秀」(The Wendy Williams Show)上表示,霍士還有一個孩子。[26]

矛盾

2009年4月17日,在當天Foxxhole電台的「占美·霍士秀」中,針對一位打進電話的聽眾對童星米莉·茜絲和搖滾樂隊Radiohead之間爭吵的評論,霍士和他的搭檔主持拿前者開玩笑,而這些笑話中帶有性暗示和污衊意味。[27]面對公眾的質疑和賽勒斯父親——鄉村歌手比利·雷·希拉在電視上的公開批評,霍士在數日後的「積·連奴的今夜秀」中做出公開道歉。[28]

傑米霍士在拍攝《再戰星期日》時,曾和LL Cool J發生過數次打鬥。其中一次不得不叫來警察才得以平息。[29]

法律官司

2003年4月,在新奧爾良,霍士與試圖將他和他妹妹趕出一家賭場的兩名警察發生了衝突。賭場僱員表示,兩人在進入賭場時未能出示有效的身份證明。最初,霍士被指控非法侵入、擾亂治安、暴力襲警以及拘捕等罪名,最後霍士以不認罪又不爭辯(nolo contendere)為條件,使得警方僅以擾亂治安起訴他,並被判入獄6個月,緩刑兩年,並被罰款一千五百美金。[30][31]

音樂作品

專輯

  • 《Peep This》 (1994)
  • 《Unpredictable》 (2005)
  • 《Intuition》 (2008)
  • 《Best Night of My Life》 (2010)

巡演

  • The Unpredictable Tour (2006)
  • The Blame It Tour (2009)

影視作品

電影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電視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MV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