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山前進統一機構
马来西亚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神山前進統一機構[2](馬來語:Pertubuhan Kinabalu Progresif Bersatu;英語:United Progressive Kinabalu Organisation,縮寫UPKO;簡稱民統黨、沙民統;前名卡達山杜順姆魯族統一機構或卡達山巴索民族統一機構[3][4])是馬來西亞一個以沙巴為其政治活動中心的區域政黨,曾是國民陣線(國陣)的成員黨之一。2018年國陣在大選中失利後退出國陣,轉而與新的執政聯盟希望聯盟合作。[5]2019年議決改為現在的名字。2021年正式宣布加入希望聯盟。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民統黨前身為沙巴民主黨。該黨創始人柏納東博原為沙巴團結黨成員,但在1994年沙巴州選後,柏納東博與沙團黨的其他成員一起退出該黨,並成立了沙巴民主黨。沙巴團結黨原本已贏下州選,但因柏納東博、佐瑟古律等人倒向國陣,而導致其州政府倒台。柏納東博連同其他沙巴民主黨的州議員,支持沙巴巫統的沙卡蘭擔任州首長。國陣在執政沙巴後,推行「輪換系統」,讓來自穆斯林土著、非穆斯林土著和華裔社群的領袖輪流擔任沙巴首席部長,每人任期兩年。柏納東博本人也在1998年至1999年期間,出任沙巴州首長。
1999年8月8日,該黨更名為「卡達山杜順姆魯族統一機構」(UPKO),簡稱沙民統,民統黨。「UPKO」之縮寫,取自1960年代由莫哈末·法·史蒂芬所創立的卡達山巴索統一機構,此黨在1967年已解散。民統黨被重新定義成一個聲張沙巴非穆斯林土著社群權益,並推進該社群發展的政黨。該黨也關注馬來西亞半島原住民的權益與發展。
民統黨曾與另一國陣成員黨,沙巴人民團結黨討論合併事宜。[6]該黨曾經有意在2008年退出國陣和民聯合作,但最終不告而終。
2009年,民統黨在霹靂開設了四個區部,以尋求當地的原住民社群支持。在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中,民統黨主席柏納東博在其兵南邦國會選區敗給了人民公正黨的達勒雷京。柏納東博在隔年辭去民統黨主席一職,並由馬迪烏斯登敖接任民統黨主席。
民統黨成員多為沙巴本土非穆斯林土著,而該社群主要信仰基督教。作為國陣政府的成員黨,民統黨對影響基督徒的政策保持關注。2013年,馬來西亞高等法庭作出了允許一家基督教報紙使用「阿拉」字眼描述上帝的裁決。首相納吉支持政府對該裁決作出上訴。民統黨主席柏納東博譴責了政府的該次上訴,並表示基督徒,尤其是馬來西亞土著,有權利在描述上帝時使用「阿拉」字眼。
此外,民統黨也曾在2013年成功爭取到了沙巴非法移民皇家調查委員會的成立,以調查並解決沙巴的非法移民問題。同年,該黨國會議員威弗烈邦布寧退出民統黨並加入公正黨,以對政府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不作為表示不滿。除此之外,民統黨也支持廢除內安法令。該法令允許執法者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扣留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人,並已在2011年被廢除。
國陣在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中落敗後,民統黨退出該聯盟,並轉向與沙巴民興黨和希望聯盟合作,共同執政沙巴。
2019年11月24日,該黨再次更名為「神山前進統一組織」,同時保持其最初的 UPKO 首字母縮略詞,並向卡達山杜順人以外的其他種族開放黨員身份。
在2020年沙巴州選舉中,該黨與民興黨和希望聯盟合作,組成了民興黨+聯盟。民統黨競選12席,但只贏得1席。而民興黨+一共只獲73席中的32席,敗給了贏得38席的沙巴人民聯盟。2021年8月26日,希望聯盟宣布接納民統黨的加盟。該黨也是首個加入希盟的東馬本土政黨。
- 黨徽史
-
UPKO logo (1999-2019)
民統黨在這屆大選中首次以希望聯盟旗幟出戰選舉,該黨只競選沙巴州5國席。最終只贏得了兩席,分別是黨主席馬迪烏斯登敖的斗亞蘭國席和副主席依溫貝尼迪的兵南邦國席。馬來西亞在本次選舉後陷入了懸峙議會,任何一方無法掌握簡單多數組政府的局面,該黨與其他盟黨都全力支持安華出任首相。在安華出任首相後所組的內閣中,副主席依溫貝尼迪受委任為企業發展及合作社部長,這也是民統黨時隔五年後再度重返內閣。2023年1月15日,副主席依溫貝尼迪出任民統黨第三任主席。
領導層
|
|
Remove ads
當選代表
沙民統目前在馬來西亞上議院佔有1席。
沙民統目前在馬來西亞下議院佔有2席。
1 / 73
歷屆全國大選成績
Remove ads
歷屆州選舉成績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