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印尼历史政党(1914—199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Remove ads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印尼語Partai Komunis Indonesia),簡稱印尼共(PKI),是印度尼西亞歷史上的一個政黨。

快速預覽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簡稱 ...
Remove ads

歷史

該黨成立於1914年5月23日,當時取名為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由荷蘭社會主義活動家馬林創建;1920年5月23日,改名為東印度共產主義聯盟;1924年,改名為印度尼西亞共產黨。1925年12月25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決定發動起事。1926年11月12日,巴達維亞(雅加達)和萬丹省爆發起事。11月底,爪哇地區的起事被鎮壓。1927年1月1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組織又在西蘇門答臘起事,1個月後被鎮壓。起事期間,約有1.3萬人被捕,其中4500人被判徒刑,1300人被流放,一些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的領導人被殺。[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荷蘭殖民者撤退,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印尼成功獨立後,總統蘇加諾傾向社會主義陣營,靠攏蘇聯中國,因而導致印尼共的勢力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印度尼西亞建國初期的主要政黨之一。

1965年九三〇事件後,印尼共產黨遭到蘇哈托政權鐵腕鎮壓,總書記艾地被親政府的軍隊槍決。1966年3月12日,蘇哈托下令解散該黨。

九三〇事件發生時,印尼共的一些幹部正好在國外,因此倖免於難,他們在國外重新組織了印尼共的領導機構。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成為印尼共流亡者的主要活動中心。印尼共的流亡組織一直維持到1991年蘇聯解體之際[1]

Remove ads

選舉表現

更多資訊 選舉, 席位數 ...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