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6°16′03″N 111°55′11″E

快速預覽 古縣, 國家 ...

古縣山西省臨汾市轄下的一個,位於臨汾市東北部,霍山南麓,汾河洪安澗河中上游,東與安澤毗鄰,西與洪洞接壤,南與堯都、浮山相參,北與霍州、沁源交界。面積1206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岳陽鎮。

Remove ads

歷史

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年),境內建縣,取安吉、澤泉兩村名之首字取名為安澤縣,治古岳村(今古陽鎮古陽村),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屬沁州

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岳陽縣,以地處太岳山(霍山)南麓而得名,屬臨汾郡,縣治移往西赤壁(今舊縣鎮舊縣村)。唐武德二年(619年)移治東池堡(今南垣鄉東池村),貞觀六年(632年)移治岳陽城(今岳陽鎮城關村),屬晉州

五代時期,岳陽縣屬晉州。北宋時,岳陽縣屬晉州,政和六年(1116年)改晉州為平陽府

至正二年(1342年),冀氏縣和川縣併入岳陽縣。至正四年(1344年)改稱冀氏縣,移治今安澤縣冀氏鎮。至正十三年(1353年)復名岳陽縣,移治岳陽城,屬平陽府。

明、清時,岳陽縣治岳陽城,屬平陽府。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湖南岳陽重名,岳陽縣改稱安澤縣,仍治岳陽,屬河東道。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1年)分設安澤、岳陽、冀氏三縣。1942年4月三縣合併為安澤縣,治義井村,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區。1949年治和川(今安澤縣和川鎮),歸晉南地區。1951年5月移治府城(今安澤縣府城鎮),歸臨汾地區。

1971年8月,從安澤縣劃出七鄉、浮山縣劃出三鄉,另設古縣,屬臨汾地區行政公署,建治於岳陽(今古縣岳陽鎮城關村)。1973年在老縣城南部建成新縣城[2]

現在古縣所轄的區域,歷史上屬於原安澤縣(岳陽縣)、浮山縣,現在安澤縣所轄的區域則是原冀氏縣、和川縣。

Remove ads

地理

位於東經111度55分,北緯36度16分,平均海拔663米。

北接霍州市、東鄰長治市沁源縣,西與洪洞縣接壤,南接安澤縣浮山縣

境內有洪安澗河由東北至西南入汾河

行政區劃

古縣下轄4個、3個[3]

岳陽鎮、​北平鎮、​古陽鎮、​舊縣鎮、​石壁鄉、​永樂鄉和​南垣鄉

交通

309國道 341國道過境。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古縣常住人口為79816人[4]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古縣人口為91798人。[5]

經濟

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62.45億元。[6]

風景名勝

名人

藺相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