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鄉原古統的名所繪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Remove ads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日語:臺北名所画絵十二景)為日本畫家鄉原古統台灣日治時代1920年代期間所完成的名所繪作品系列。作品為日治時期臺北市的十二處名所以及城市生活。每幅作品上面有用行書標明各幅題名,原件現屬臺北市立美術館收藏。[1]

快速預覽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藝術家 ...

歷史背景

Thumb
鄉原古統

鄉原古統,本名堀江藤一郎,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藝術教育家[2],曾擔任臺中中學校臺北第三高女的圖畫教師[3]。1927年,他與鹽月桃甫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等人共同促成了臺灣美術展覽會的舉辦。此期間,他的作品《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與《麗島名華鑑》[4]約在1920年代末完成,這兩套作品以特殊形制結合浮世繪的元素,反映其對臺灣風景和植物的觀察與理解。[5]

其中,《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採用了日本名所浮世繪與風景繪葉書的製作形式,描繪了臺北各地的「名所日語名所」,名所是指地方性的重要景點,這一詞語源於「名所繪」,並在近代文化觀光活動的興盛中逐漸普及。

作品的封面上印有鄉原古統的鈴印,並標示住所為南門町3之22,這表明他在臺北城南居住期間創作此作品。[6]封面上的落款為:「臺北城南草堂で 古統生ゑがく」,這一字句進一步證明了作品是在臺北城南創作的。該作品並未見有其他收藏者的簽名或印章,也無任何展出紀錄,因此推測這些作品並非為了展覽或贊助而創作。它們更像是鄉原古統向在日本的家人寄去的畫作,讓他們了解臺灣的生活,並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2023年,《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作為臺北市立美術館「街事美術館」計劃於北投展出。[7]後在2024年作為「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示物展出。[8][9]

Remove ads

作品內容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以江戶時代浮世繪的表現手法,選擇了臺北的十二處地景進行描繪。作品中包含了以下主題,呈現了1920年代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風貌:[10][11]

對應地點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