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貽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貽直(1682年—1763年),儆弦鐵崖江南江寧府溧陽縣人,清朝政治人物,歷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快速預覽 史貽直, 籍貫 ...

生平

史貽直少嫻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順天鄉試舉人,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三甲第一名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升侍讀學士

雍正元年(1723年)入值南書房,遷吏部左侍郎,三年(1725年)改工部左侍郎,五年(1727年)改戶部左侍郎,六年(1728年)改吏部左侍郎,七年(1729年)總督福建,八年(1730年)改總督兩江,因籍貫所在,上疏請辭,不獲准,同年任左都御史、總督兩江,九年(1731年)升兵部尚書、巡撫陝西,十一年(1733年)改戶部尚書,十三年(1735年)改總督湖廣

乾隆三年(1738年)召還回京,任刑部尚書,五年(1740年)改兵部尚書,七年(1742年)改吏部尚書,同年總督直隸,八年(1743年)任協辦大學士,九年(1744年)任文淵閣大學士,十一年(1746年)加太子太保。史貽直與鄂爾泰交好,鄂昌稱他為「伯父」。十三年(1748年)上奏張廷玉不應配享太廟[1]。二十年(1755年)鄂昌任甘肅巡撫,史貽直請託為次子史奕昂謀求甘肅布政使之職,同年胡中藻案爆發,鄂昌被賜自盡,史貽直致仕歸里,二十二年(1757年)召還回京,復任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子太傅,二十三年(1758年)充經筵講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史貽直登進士已六十年,賜詩,獎為「人瑞」,二十七年(1762年)致仕,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三日卒,享年八十二歲,贈太保,諡文靖,賜祭葬,入祀賢良祠[2]

Remove ads

著作

著有《工部則例》50卷、《工部續增則例》95卷,主修《陝西通志》100卷。

紀念

史貽直墓位於溧陽市崑崙街道夏莊村,佔地13500平方公尺。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