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允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吳允中(16世紀—1623年),百含,號見陶山東兗州府曹州[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吳允中是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的舉人[2],二十六年(1598年)成進士[3],吏部觀政,獲授永城縣知縣,未任,丁繼母憂歸。萬曆三十年(15602年)起補商丘縣知縣,河決後疏通河道,並修築堤壩、賑濟人民。未滿任,因父喪去職。三十六年再起授杞縣知縣,清除冗員,改革小灘兌軍為官運,軍民都感激他;三十八年行取考選,四十年他升任福建道監察御史,屢次上陳封事不避權要,四十年(1612年)十月負責巡按宣大兼視學政,在當地檢驗武備、查清軍餉、節省開支,邊疆政事為之一新;檢閱士兵大公無私,又視察地利引入桑乾河水,開闢懷來土地數十萬畝。

代王朱鼐鈞廢長子朱鼎莎、立幼子朱鼎渭,朝廷為此事而紛亂,吳允中辯清是非,令代藩安寧;四十二年巡視南城,四十三年巡按江西,四十七年巡按湖廣,不久他巡視南城兼管廠庫,免除慈聖宮冗費以萬計,竣工後獲特賜銀幣,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因病上疏致政回鄉。白蓮教民起事,他嚴管城守,捐出糧餉派兵平亂,天啟二年(1622年)七月起任陝西按察司副使,三年(1623年)三月陞南京光祿寺少卿,不久去世,入祀鄉賢祠。他在商丘時著有《易知錄》、《錢糧考》,晉御史臺後有疏《草憲秦中》、《條約宗祿議》等作品流傳[1]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