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汝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汝登
Remove ads

周汝登(1547年—1629年),繼元海門,人稱「海門先生」,浙江嵊縣人。明朝學者、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周汝登, 籍貫 ...

生平

萬曆元年(1573年)癸酉科浙江鄉試第三十一名舉人,五年(1577年)丁丑科二甲二十八名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在蕪湖時,因不忍橫徵,榷稅不如額,被貶官,謫兩淮鹽運判官,曆兵、吏二部郎官,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升廣東僉事、專管屯田鹽法水利,二十七年三月晉雲南左參議。三十四年(1606年)六月起復湖廣左參議,三十八年二月起升湖廣右參政兼僉事,四十年四月升南京尚寶司卿,四十四年二月升南京太僕寺少卿。

天啓元年(1621年)十一月升南京光祿寺卿,四年正月升通政司通政使,五年三月乞休,令加戶部右侍郎銜致仕,年八十三卒,擬謚文昭,賜祭葬如例。[1]

著述

黃宗羲明儒學案》記載,其師事羅汝芳(近溪),甚至「供近溪像,節日必祭,事之終身」,並將其歸入「泰州學派」,但黃宗羲此記載來源不明。周汝登雖然與泰州學派有較多交往,但他主觀上似乎更自覺繼承王畿(龍谿)的思想,以「無善無惡」爲論學宗旨,因此一般被認為有較深的佛教禪宗思想之烙印,受到了一些明末清初正統儒家學者的嚴厲批判。作爲萬歷時期王學中重要的第二代傳人,周汝登致力於王學的講學活動,萬曆二十年(1592年)曾主盟南京,而與許孚遠發生著名的「九諦九解」之辯論,影響深遠。周汝登著述頗豐,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東越證學錄》、《周海門先生文錄》、《聖學宗傳》、《王門宗旨》、《四書宗旨》、《佛法正輪》(又名《直心編》)等等,並曾編修《嵊邑志》。

家族

曾祖周岑,壽官。祖父周河。父周謨,訓導。嫡母丁氏,生母黃氏。慈侍下。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