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拉帕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拉帕語指青銅時代(公元前2千紀)哈拉帕文化人群使用的,是印度河文字所表示的語言。哈拉帕語沒有任何成功釋讀的文本,各種關於它系屬分類的假說大都基於印度北部來源未知的借詞和底層影響,特別是吠陀梵語的底層和蘇美爾楔形文字記錄下的幾例(如「麥魯哈」)。
印度及周邊區域有不少可能是印度河文明傳出的詞彙。蘇美爾語「麥魯哈」(Meluhha)可能來自印度河文明的本土詞彙,梵語「蔑戾車」(「外邦人」)、Witzel (2000)認為蘇美爾語GIŠšimmar(一種樹)可能與梨俱吠陀梵語śimbala、śalmali(也是樹名)同源。[2]
識別
哈拉帕語的系屬分類主要有以下幾說:
- 達羅毗荼語系,可能就是原始達羅毗荼語:1950年代由Henry Heras提出,[3]獲得不少人的支持,如Kamil Zvelebil、阿斯科·帕爾波拉和Iravatham Mahadevan。[4][5]
- 「已滅絕語門」,即在現代語言中沒有任何反映的孤立語(有可能在尼哈利語中有反映)。這種假說認為印度河語言的唯一蹤跡是歷史底層遺存,特別是吠陀梵語的底層。
可信度較低的假說:
印度河文字如果確實是語言的書面形式,也只可能書寫一種語言。但印度河文明大抵不只說一種語言,應該與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共存數世紀的狀況相似。Jane R. McIntosh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可能:印度河文明可能本說旁蒙達語族語言,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稍後,原始達羅毗荼語移民在約公元前5千紀遷來,形成南部平原說達羅毗荼語,旁蒙達語仍分布在旁遮普的格局。[8]:355-356
Michael Witzel假設一種與南亞語系,特別是卡西語相似的前綴語言,即所謂「旁蒙達語」(即與蒙達語族或其他南亞語系語族有關,但並不是蒙達語族最晚共同祖先的直系後代)。Witzel稱《梨俱吠陀》只有哈拉帕語影響,達羅毗荼語的影響要晚上一段時間,因而南亞語使用者起源自旁遮普,印度-雅利安語人群再後來才征服了達羅毗荼人。[9][10]該理論得到Franklin Southworth支持。2019年,Witzel稱,在更完善的印度-雅利安語言中達羅毗荼語系和蒙達語族底層成分測定工作完成前,印度河語言的問題暫且存而不論。[11]
參考
閱讀更多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