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喀爾喀右翼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喀爾喀右翼旗蒙古語Халх баруун гарын хошуу),又稱達爾漢旗Дархан хошуу)、達爾罕貝勒旗Дархан бэйлийн хошуу),漠南蒙古舊旗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一帶。

原屬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但其台吉本塔爾和土謝圖汗袞布交惡。於是本塔爾率戶千餘南下歸附清朝,而其弟留在喀爾喀[1]。清順治十年(1653年)以喀爾喀部置,本塔爾(諾諾和曾孫[2])為札薩克親王,屬烏蘭察布盟。有爵四,札薩克和碩親王(後降襲多羅貝勒)、多羅郡王(後降襲固山貝子)、固山貝子和鎮國公,後三者屬閒散王公。旗治所原在百靈廟南大汗海之北,1940年代遷治昌汗厚(今查干哈達蘇木)。

1950年改達爾罕旗,治所在今百靈廟鎮。1952年與茂明安旗合併為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治所在百靈廟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520》,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註釋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