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國電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國電力(日語:四国電力 / しこくでんりょく)是提供日本四國地方4縣(香川縣、德島縣、高知縣、愛媛縣)電力的電力公司,總部位於香川縣高松市,簡稱為四電。該公司在2010年時發電量的近四成來自核電,因此發電成本較低,業績較好[4]。目前四國電力的伊方發電廠中仍有一個核電機組正在發電。
Remove ads
歷史
四國電力成立於1951年,係在戰後日本電力系統重新統合的過程中創建。前身是二戰時日本為實施電力國家統制而設立的日本發送電和四國配電,戰後同盟國軍事佔領下,實際統治日本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 (GHQ)為了根除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決定推動經濟民主化,解散戰前日本的財閥和壟斷企業。
1947年12月在GHQ要求下通過《過度經濟力集中排除法》,日本發送電也被認定為壟斷企業之一,日本發送電和全日本九家配電公司被要求提交重組計劃。迫於GHQ壓力日本政府在1950年強行通過《電氣事業再編成法》和《公益事業法》,1951年5月1日由日本發送電與四國配電重組成的四國電力成立,接收日發和四國配電在四國地區的電力設備。
- 1951年5月1日 - 松永安左衛門(電氣事業再編成審議會委員長)說服GHQ核准統合案,將「四國配電株式會社」與「日本發送電株式會社」管轄之區域統合設立「四國電力株式會社」。
- 1958年9月8日 - 四國電力首座新建燃煤發電廠--松山發電廠1號機開始運營。
- 1963年7月29日 - 四國電力首座新建燃油發電廠--新德島發電站 (現・阿南發電站)1號機開始運營。
- 1972年11月3日 - 鳴門淡路輸電線啟用,四國電力與關西電力電網連接。
- 1977年9月30日 - 四國電力首個核電廠--伊方核電廠1號機組開始運營。
- 1994年 - 四國中央幹線輸電線電壓由18.7萬V提升至50萬V。本四聯繫輸電線啟用,四國電力與中國電力電網連接。
- 1996年3月 - 四國電力首座太陽能發電廠--松山太陽能發電站開始運營。
- 2000年6月22日 - 阿南紀北直流幹線輸電線啟用,四國電力與關西電力間50萬V輸電線啟用。
- 2001年3月31日 - 松山發電廠除役。
- 2009年5月7日 - 坂出發電廠4號機使用燃料轉換為天然氣,成為四國電力首座燃氣發電廠。
- 2011年
- 7月10日 - 由於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伊方核電廠3號機定檢重啟延期。[5]
- 9月4日 - 伊方核電廠1號機停機定檢。[5]
- 2012年1月13日 - 伊方核電廠2號機停機定檢,至此伊方核電廠所有機組停機。[6]
- 2016年3月25日 - 伊方核電廠1號機決定廢爐。[7]
- 2018年
- 2020年4月1日 - 為實現發送電分離,成立四國電力送配電負責送配電業務。[10]
發電設備
四國電力共有57個水力發電站,30MW以上的主要水力發電站有:
電力採購
1995年日本電力業體制改革,推動電力自由化後,建立了電力採購制度,允許成立獨立發電廠向輸配電公司出售電力。此後四國電力與2家獨立發電廠簽訂了供電合約,涉及2處發電廠、發電量215MW。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