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川省行政長官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下表列出自1911年(清末宣統三年)四川省宣佈獨立於清政府起,經中華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歷任四川省行政長官。
大清末時期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11月22日,重慶地區同盟會起義成功,成立重慶蜀軍政府,由張培爵出任都督。
之後,川南、川北、川東相繼發動起義,11月27日,立憲派同四川總督趙爾豐談判妥協,宣佈成都和四川獨立於清政府,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由蒲殿俊出任都督。12月8日,成都譁變,蒲殿俊倉皇逃離,平亂後,由軍官和士紳共推尹昌衡為都督。至此,四川出現成都、重慶兩個軍政府並存的局面。[1]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
1912年1月27日,成、渝兩軍政府代表簽訂《成都四川軍政府、重慶蜀軍政府協議合併草約》,決定以成都為四川省會,重慶設鎮撫府,由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任副都督。2月2日,雙方蓋章批准,宣告成渝合併,致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副總統黎元洪、大元帥黃興等人,報告四川統一經過,得到南京臨時政府承認。[3] 3月11日,尹昌衡、張培爵在成都正式任職為中華民國四川都督府正、副都督。[4]
1913年6月13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任命胡景伊為四川都督。7月15日,胡景伊通電正式接任四川都督。[5]
1914年6月,袁世凱下令撤銷各省都督,任命胡景伊為「成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6]
1915年2月20日,袁世凱任命其親信陳宦為「毅威將軍」,率北洋軍三個旅入川。6月22日,袁調胡景伊入京任參政院閒職,同時任命陳宦為「成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取代胡景伊掌控全川的軍政大權。[7][8]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蔡鍔為反對復辟帝制,帶領護國軍起義討袁,各地討袁義軍紛起,四川成為主戰場。[9][10]1916年4月,雙方商定停戰。6月6日,袁世凱病發而死,次日黎元洪宣佈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7月6日,黎元洪召回陳宦,任命蔡鍔四川督軍兼省長,北洋軍退出川境,護國戰爭結束。8月,因患結核病,蔡鍔赴日本福岡市接受治療,辭去四川督軍兼省長職務。[11]
Remove ads
- 四川將軍
- 胡景伊(1914年6月 - 1915年8月,由四川都督改任)
- 陳宦(1915年8月 - 1916年5月,1915年5月會辦軍務)
- 周駿(1916年5月 - 6月,署理崇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
- 蔡鍔(1916年6月 - 1916年7月,益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
- 四川督軍
- 蔡鍔(1916年7月,由將軍改任)
- 羅佩金(1916年7月 - 1917年4月,護理)
- 戴戡(1917年4月 - 11月,署理)
- 周道剛(1917年11月 - 12月,代理)
- 劉存厚(1917年12月 - 1918年2月)
- 四川靖國軍總司令
- 四川督軍
- 劉存厚(1920年10月 - 1921年3月,北洋政府任命)
- 熊克武(1920年10月 - 12月,廣州國民政府任命)
- 川軍總司令
- 四川善後督辦
- 劉湘(1923年7月 - 1924年5月)
- 四川督理
- 楊森(1924年5月 - 1925年2月)
- 四川督辦
- 楊森(1925年2月 - 5月,由四川督理改任)
- 劉湘(1925年5月 - 1926年7月)
- 鄧錫侯(1926年5月 - 10月?,由吳佩孚任命)
- 四川行政公署民政長
- 四川省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四川省長公署省長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
- 四川省政府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2月西南戰役結束後,四川解放,1950年1月,分別成立川東、川南、川西及川北4個行政公署。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撤銷上述4個行政公署,合併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5年1月,改稱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同年7月,西康省併入四川省。
1968年5月,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員會。
1979年12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撤銷,復設四川省人民政府。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