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民黨左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民黨左派指中國國民黨內的左派,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使用的政治概念。國民黨左派和右派的身份劃分具有靈活性,根據個人政治主張變化有所改變[1]:159。
![]() |
歷史
國民政府政治顧問、蘇聯人鮑羅廷最早提出中國國民黨有左、中、右派之分。第一次國共合作中,中國共產黨黨員被允許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合作初期,中國共產黨方面依據中國國民黨內部人員對其好惡程度來區分其政治立場,因此有左派、右派意識[1]:159[2]:39。
1924年2月,中國共產黨擴大執行委員會文件《同志們在國民黨工作及態度決議案》,是最早涉及國民黨左右派的中共文件。同年4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發表《國民黨左右派之真意義》一文,成為最早提及國民黨左右派的中共黨員的文章。中國共產黨擴大執行委員會1925年5月文件,將「孫中山及其一派和我們的同志」定義為國民黨左派,「我們同志其實是這一派的基本隊,因此所謂國民黨左右派之爭,其實是我們和國民黨右派之爭」[2]:39。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中國國民黨內部分化,國共分裂開始。中國共產黨因此提出「新右派」概念,制定「扶持左派」、「鬥爭右派」的策略方針[1]:159。1926年1月,毛澤東在《政治周報》第四期發文,指國民黨左派是分別代表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國民黨內派系,是黨內的「革命派」。而當時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乃共產派,不是國民黨的左派」[3]。
Remove ads
原國民黨左派相關政黨組織情況
主要人物
衍生
按成立時間順序排列
Remove ads
大事年表
- 1948年1月1日,多個國民黨左派組織合併新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遺蹟和文物
- 重慶蓮花池中國國民黨(左派)四川省黨部舊址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