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會計(Growth Accounting)是經濟學中解釋經濟成長的一套理論。 簡介 一個經濟中的國民總收入可以用多種要素建模來解釋。在一個簡單的模型中主要存在三個要素: 資本的存量(譬如,房屋建築、機器設備); 勞動力的大小; 技術的水平(譬如發明,生產和管理技術)。 國民總收入水平、資本存量和勞動力的大小三個數值可以通過經濟統計來估算。這樣數理模型就可以由勞動力、資本和一個殘差來解釋國民總收入水平。不能用資本和勞動投入水平解釋的殘差部分即是技術水平,通常被稱為全要素生產率或「索羅殘差」(Solow Residual)。全要素生產率可以用來衡量經濟體的技術水平,包括生產效率、科技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因此在這裏,國民總收入的增長就可以由資本的增長、勞動力的增長以及所採用的技術的提升來解釋。 數理推導 根據三面等價原則,國民總收入可以用國民總生產來衡量。 假設該經濟體的生產函數為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則可以表示為 Y = F ( A , K , L ) = A K α L ( 1 − α ) {\displaystyle Y=F(A,K,L)=AK^{\alpha }L^{(1-\alpha )}} 。 其中 Y {\displaystyle Y} , A {\displaystyle A} , K {\displaystyle K} , L {\displaystyle L} 分別為總收入,全要素生產率、資本和勞動。 對其取對數,得 log Y = log A + α log K + ( 1 − α ) log L {\displaystyle \log Y=\log A+\alpha \log K+(1-\alpha )\log L} 並對時間求微分, Y ˙ Y = A ˙ A + α K ˙ K + ( 1 − α ) L ˙ L {\displaystyle {\frac {\dot {Y}}{Y}}={\frac {\dot {A}}{A}}+\alpha {\frac {\dot {K}}{K}}+(1-\alpha ){\frac {\dot {L}}{L}}} 這裏 α , 1 − α {\displaystyle \alpha ,1-\alpha } 可以解釋為資本和勞動的貢獻率,因為 ∂ Y ∂ K K Y = α {\displaystyle {\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K}}K}{Y}}=\alpha } ; ∂ Y ∂ L L Y = 1 − α {\displaystyle {\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L}}L}{Y}}=1-\alpha } 。 這樣,上面的式子可以改寫為 Y ˙ Y = A ˙ A + ∂ Y ∂ K K Y K ˙ K + ∂ Y ∂ L L Y L ˙ L {\displaystyle {\frac {\dot {Y}}{Y}}={\frac {\dot {A}}{A}}+{\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K}}K}{Y}}{\frac {\dot {K}}{K}}+{\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L}}L}{Y}}{\frac {\dot {L}}{L}}} 。 由於經濟成長率( Y ˙ Y {\displaystyle {\frac {\dot {Y}}{Y}}} )、資本存量成長率( K ˙ K {\displaystyle {\frac {\dot {K}}{K}}} )和勞動力成長率( L ˙ L {\displaystyle {\frac {\dot {L}}{L}}} )通過經濟統計已知,則可以通過計量經濟學中簡單的回歸方法對全要素生產率( A ˙ A {\displaystyle {\frac {\dot {A}}{A}}} )、資本貢獻率( ∂ Y ∂ K K Y {\displaystyle {\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K}}K}{Y}}} )和勞動貢獻率( ∂ Y ∂ L L Y {\displaystyle {\frac {{\frac {\partial Y}{\partial L}}L}{Y}}} )予以估算。 Remove ads相關條目 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 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理論 羅伯特·索洛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