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境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境閣
Remove ads

大境閣,又名大境道觀大境關帝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小北門大境路259號,部分建築位於上海縣城牆上。該建築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此後多有整修。1912年上海縣城牆被拆時,其周邊的部分城牆得以保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境閣一度被用為工廠車間,1995年經維修後作為景點對外開放。1984年,大境閣和上海縣城牆以「上海古城牆和大境道觀」一名被合併列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2]

快速預覽 上海古城牆和大境道觀,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Thumb
上海縣城牆地圖,紅圈處為大境閣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為了抵禦倭寇,上海縣修築了城牆,並在城牆北側修築了四座箭台。萬曆年間,四座箭台之一的大境箭台之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明朝時,人們在這座關帝廟上飲酒賞雪的娛樂活動被以「江皋霽雪」一名列入了「滬城八景」之中[a]。此後明崇禎七年(1634年)、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均有整修。嘉慶二十年(1815年)時,大境閣的主體建築改建為三層樓閣。道光十六年(1836年)時在大境閣的東側新建「大千勝境」牌坊[b],大境閣由此而得名。咸豐三年(1853年)時,大境閣失火,沒過多久即得以重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大境閣遭英法聯軍毀壞,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光緒十八年(1892年)時再次重修。[4][5][6]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為修建環城路,上海縣城牆大部被拆,而大境閣其周邊的城牆得以保存。當年上海警察廳南市分局搬入了大境閣。1916年,大境閣得以重修。此後大境閣一度成為文人墨客的聚會之所。20世紀40年代後,大境閣的香火逐漸冷落,所屬房屋被出租。1947年,大境閣再次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境閣成為滬南區道士的茶會處。1959年,大境閣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稱為「大境關帝廟」。20世紀60年代,大境閣被挪用為了工廠車間。1984年,大境閣與上海縣城牆以「上海古城牆和大境道觀」一名一併重新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南市區人民政府成立了上海市保護老城廂文物古蹟基金管理委員會,連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共集資900萬元人民幣重建大境閣。1995年4月完工之後,大境閣和旁邊的上海城牆被作為旅遊景點,並對外開放。同年成立了上海古城牆大境閣管理處。[4][5][7][6][8]

Remove ads

結構

Thumb
大境閣正門入口,攝於2021年

大境閣位於今上海市黃浦區小北門大境路259號,入口處位於城牆內側,有一座題額為「大境」的牌坊,穿過牌坊登上台階後可達正殿前。其正殿供奉關羽,為三層樓閣,其中第一層建在地面之上,二層和三層建在城牆上,部分建築伸出了城牆外側。殿前建有一座戲台,俗稱為萬年台。正殿東側修建有月下老人殿。[3][9]:221-212[10]:268

照片集

博物館內展品

註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