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白鯊三集
1983年乔·阿尔维斯执导美国恐怖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白鯊三集》(英語:Jaws 3-D[註 1])是1983年上映的美國驚慄片,由喬·阿爾維斯執導,丹尼斯·奎爾、貝絲·阿姆斯特朗、莉亞·湯遜和小路易斯·格塞特主演,是史提芬·史匹堡電影《大白鯊》的第二部續集,大白鯊系列電影的第三部作品。劇情承接上一部,講述布羅迪家的孩子在奧蘭多海洋世界發生的故事,這個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海洋公園由水底隧道和瀉湖組成。就在公園緊鑼密鼓地準備開園時,一頭大白鯊從海里潛入公園,瘋狂攻擊殺害公園的員工。就在這頭鯊魚被抓獲的時候,另一頭體型更大的鯊魚也進入了公園,而它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影片與《十三號星期五3》和《鬼哭神嚎3》等驚慄片一樣,採用1980年代時髦的3D技術拍攝。影院觀眾需要佩戴紙板制的一次性偏光3D眼鏡,才能體驗到畫面穿透銀幕的錯覺[4]。片中有多個場景採用該技術拍攝,包括鯊魚大肆破壞的戲份。在2000年代末期3D立體電視面世前,家庭觀眾無法在家中體驗影片的3D效果,所以影片登陸電視台和家用媒體的時候採用《Jaws III》的片名[1]。儘管差評如潮,影片商業成績不俗,仍於1987年推出續集《大白鯊大報復》。
Remove ads
劇情
一隻大白鯊跟着一群毫無防備之心的潛水員穿過封閉的大門,潛入了奧蘭多海洋世界。與此同時,佛羅里達州宣布公園全新的海底隧道正式開放。公園高級海洋生物學家嘉芙蓮·摩根與助理發現館內的海豚不願意離開圍欄。維修工謝爾比·奧弗曼潛入水中固定大門的時候,被大白鯊咬死,只留下殘存的右臂。當天晚些時候,兩名神秘男子潛入公園,想偷走水底的珊瑚拿去黑市上賣,結果也被鯊魚咬死。
第二天,嘉芙蓮和米高接到奧弗曼失蹤的消息。兩人潛入水底尋找遺體,遇到一條幼年大白鯊,體長只有10英尺(3.0米)。後來兩人被海豚救下,但鯊魚也跟着進了公園。兩人通知公園經理卡爾文·布沙爾,卡爾文的獵人朋友菲利普·菲茨羅伊斯聽到十分高興,說自己打算在電視上殺鯊魚。嘉芙蓮表示抗議,建議活捉,以便增添公園的人氣。後來鯊魚被成功捕獲,嘉芙蓮和助理為它療傷。卡爾文賺錢心切,叫人把鯊魚搬去公開展示,結果鯊魚死了。
後來奧弗曼的屍體被發現。檢查屍體的時候,嘉芙蓮發現咬死他的鯊魚是小鯊魚的母鯊,體長35英尺(11米),應該也在公園裏面。嘉芙蓮向卡爾文報告情況,卡爾文看到母鯊出現在水下咖啡廳的窗戶旁,相信了她的說法。母鯊衝破過濾管的屏障,大肆破壞公園,咬傷了一名潛水者,差點淹死海底隧道的所有人。菲茨羅伊斯和助理傑克潛到過濾管,試圖把母鯊引誘進陷阱。菲茨羅伊斯將鯊魚引入管道,突然繫繩破裂,他被鯊魚咬死。
聽到鯊魚已被引誘到管道的消息,嘉芙蓮和米高下去修復海底隧道,以便技術人員恢復氣壓,排乾裏面的水。卡爾文下令關閉水泵,讓鯊魚窒息,但這樣做反而激怒了她,讓她衝破水管,攻擊了嘉芙蓮和米高,幸好兩人再次被海豚營救。回到控制室的時候,兩人發現鯊魚出現在窗戶旁,撞破了窗玻璃,大水湧入房間,淹死了一名技術工。米高發現菲茨羅伊斯的屍體還在鯊魚的喉嚨里,上面有一枚手榴彈,於是用一根彎曲的杆子拉掉手榴彈的插銷,引爆了手榴彈,炸死了鯊魚。之後邁克和嘉芙蓮與海豚一起慶祝,海豚在與鯊魚的戰鬥中倖存下來。
Remove ads
陣容
- 丹尼斯·奎爾 飾 邁克·布羅迪(Mike Brody)
- 貝絲·阿姆斯特朗 飾 嘉芙蓮·摩根(Kathryn Morgan)
- 西蒙·麥考金代爾 飾 菲利普·菲茨羅伊斯(Philip FitzRoyce)
- 小路易斯·格塞特 飾 卡爾文·布沙爾(Calvin Bouchard)
- 約翰·帕奇 飾 肖恩·布羅迪(Sean Brody)
- 莉亞·湯遜 飾 凱莉·安·布考斯基(Kelly Ann Bukowski)
- P·H·莫里亞蒂 飾 傑克·泰爾(Jack Tate)
- 丹·布拉斯科(Dan Blasko)飾 丹尼(Danny)
- 麗姿·莫里斯(Liz Morris)飾 麗姿(Liz)
- 哈里·格蘭特(Harry Grant)飾 謝爾比·奧弗曼(Shelby Overman)
- 麗莎·毛雷爾(Lisa Maurer)飾 伊賽爾(Ethal)
- 凱·史蒂文斯 飾 凱倫德夫人(Mrs. Kellender)
Remove ads
製作
总结
视角
前兩部的監製大衛·布朗和理查·賽納克最初將《大白鯊》第二部續集規劃成惡搞作品,名叫《大白鯊三集分,人類0分》(Jaws 3, People 0)[5][6]。彼時憑藉《動物屋》大獲成功的馬蒂·西蒙斯獲聘為監製,布朗和賽納克擔任執行監製。西蒙斯列出劇情大綱,聘請《國家諷刺雜誌》作家尊·曉治和托德·卡羅爾(Todd Carroll)撰寫編劇[7]。喬·丹堤有意出任導演[8]。由於和環球影業陷入衝突,項目停擺[7]。大衛·布朗後來說工作室認為惡搞不可行,感覺像是「砸了自己的招牌。我們早就把招牌砸了,它本來是金色,甚至是白金的」[5]。
艾倫·蘭茲堡買下影片版權[9]。他讓實驗電影製作人默里·勒納加入,說佛羅里達海洋樂園的人都看過他1978年的3D電影《夢幻海洋》(Sea Dream)。勒納說自己看到劇本初稿的時候,「心都涼了」,「無法參加投入到這樣的東西」。隨着藝術指導人選塵埃落定,不喜歡劇本的勒納拒絕參加電影[9]。
影片由喬·阿爾維斯執導,他是前兩部的美術指導、《大白鯊續集》的第二單元導演。他與維納·菲爾茲共同完成《大白鯊續集》的製作,接替離任的第一部導演約翰·D·漢考克[5]。影片在內陸水上公園奧蘭多海洋世界拍攝,該公園位於佛州納瓦爾,靠近彭薩科拉,屬於佛羅里達狹地的一個社區[10]。
與系列的前兩部電影一樣,許多人都參與了影片編劇。曾為史提芬·史匹堡1971年電視電影《決鬥》編劇的理察·麥森寫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大綱,具體劇情要由「其他編劇」創作[11]。環球要求麥森將布羅迪的兩個孩子也寫進去,不顧對方「認為這很愚蠢」。他們還希望在上一部中觸電的鯊魚也加入進去[11]。麥森還被要求為米奇·龍尼專門設置角色,說「如果沒有米奇·龍尼,整個東西就沒有意義」[12]。最終編劇對成片感到不滿:
我是個優秀的編劇,寫優秀的提綱和優秀的劇本。如果他們做得對,去找懂導演的人來導演的話,我覺得它會是一部出彩的電影。《大白鯊三集》只是喬·阿爾維斯導演的唯一一部電影。作為布景設計,他非常有天賦,但作為導演,就不是了。而且所謂的3D讓電影看起來很模糊——完全沒有效果。就是浪費時間[11]。
格登·特魯布拉德負責創作故事。科幻電影(SciFilm)網的一名評論人表示他的故事是大白鯊逆流而上,被困在湖裏[13]。負責為前兩部修改劇本的卡爾·戈特利布與理察·麥森共同完成劇本[14]。麥森在採訪中表示劇本由劇本醫生修訂[13]。
Remove ads
影片未啟用前兩部的演員。在前兩部中扮演警察局長馬丁·布羅迪(Martin Brody)的羅伊·謝德嘲笑《大白鯊三集》的想法,認為「梅菲斯托費勒斯都不能說服我去拍。用不着去問,他們都知道什麼情況」[15]。他選擇去拍《藍霹靂》,確保沒人能找他去做《大白鯊三集》[15]。
丹尼斯·奎爾2015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拍過的所有電影中,《大白鯊三集》是他在拍攝期間使用可卡因最猛烈的一部,所演的「每一格」都吸毒吸得飄飄欲仙[16]。

當時3D電影技術復活,越來越多電影選擇這種技術。《大白鯊》的第二部續集直接將這種技術寫在片名上,仿照《鬼哭神嚎3》的做法。後來的《十三號星期五3》也一語雙關地使用了數字3[17]。影片廣告宣傳了3D這個賣點,標語為「三維很恐怖」(the third dimension is terror)[13]。由於影片是喬·阿爾維斯首部出任導演的電影,他認為3D技術「能讓他變得前衛」[17]。
影院觀眾需要佩戴一次性偏振眼鏡觀看電影,營造電影畫面穿透銀幕、衝向觀眾面前的錯覺。片頭畫面明顯採用了立體技術,片名飛到畫面前部,留下一條拖影。也有幾個道具脫離銀幕的場面,最為明顯的例子出現在高潮處,鯊魚撞破控制室,造成大破壞,其中被鯊魚撞破玻璃採用3D。之後鯊魚爆炸也用了3D,鯊魚的碎片仿佛穿透屏幕炸開,之後整個嘴巴炸開。製作團隊將藍幕畫面合成3D的工作碰到許多麻煩,大量鏡頭需要重拍[9]。
影片有兩位3D顧問,一位是剛開始加入的StereoVision主席克里斯·康頓[18],一位是後來加入的ArriVision 3D團隊成員斯坦·羅斯(Stan Loth)。製作團隊一開始採用StereoVision技術,一個星期後改用ArriVision系統,因為「導演覺得它更高級,鏡頭種類更多」[17]。阿爾維斯認為,劣質的系統會產生鬼影和模糊感,觀眾看了會頭暈,因此影片「左邊和右邊的畫面需要完美貼合,攝影的畫面也要非常乾淨,看起來很舒服」。他表示:「儘管我們偶爾會加點效果,讓平面投影的東西衝到觀眾面前,但你看完出來的時候是不會頭痛的[17][19]。」歷史學家R·M·海耶斯(R. M. Hayes)認為影片同時採用Arrivision和StereoVision單機拍攝,一個放在上面,一個放在下方[20],兩台機器聯繫在一起。如果要用一台相機、一條膠捲在正常顏色下拍攝3D電影,正確做法是根據Arrivision 3D技術在菲林相機上安裝特殊的雙鏡頭適配器,讓35毫米菲林的每一格從中間分開,左眼看上半格,右眼看下半格,這個技術叫「上/下」(over/under)。通過這種技術,攝製工作就可以像標準2D電影那樣展開,無需耗費成本,在每次拍攝時用兩台攝影機和兩條膠捲。用普通投影機投射所得菲林(需要用特殊鏡頭組合上下格),偏振3D畫面就會出現。這套系統讓3D電影幾乎可以在所有電影院放映,不需要放映時同時用兩台攝影機,只需要用特殊的投影鏡頭和反射性「銀色」屏幕,讓偏振畫面反射回觀眾。觀眾戴上合適的過濾片,就可以阻擋錯誤的影像,如同看周遭世界那樣,用兩個角度看電影。據負責建造水下攝影空間的公司透露,影片的水下場景採用Arriflex35–3攝影機配Arrivision18毫米上下3D鏡頭拍攝[4]。
然而這種3D效果無法在電視中呈現,因為觀眾一方沒有特殊的電子設備。所以有幾個例外情況:一是影片的家用媒體和電視版只用了左眼影像,片名也從《Jaws 3》改成《Jaws III》。由於左眼影像只佔35毫米菲林的上半格,圖像解像度會明顯低於一般35毫米菲林的正常解像度;二是影片在1986年發行時採用了現已過時的VHD影碟,播放需要用特製3D VHD播放機或配備3D轉換器的標準VHD播放機,還有一套LCD眼鏡,用播放機發射的控制信號阻擋觀看者的眼睛,讓偏振3D效果發揮作用[21];還有一個例外是2008年2月以Sensio 3D DVD發行的時候,家庭觀眾需要用Sensio 3D處理器[22]。
Remove ads
音樂
配樂由曾為《范·德·沃克》、《守護人》等英國電視劇譜曲的艾倫·帕克創作[23][24],是帕克配樂的第一部電影。後來帕克為《不一樣的天空》和《美國哥特故事》配樂[25]。音樂融入了約翰·威廉斯創作的鯊魚主題音樂。專輯由Intrada限量發行,只有3000張CD[26]。
Remove ads
發行
美國公映前夕,影片宣傳鋪天蓋地。和《大白鯊續集》一樣,Topps製作了一系列交換卡片[27]。為配合《電視指南》的宣傳,各大電視台於1983年7月16日到22日黃金時段播出《大白鯊三集製作特輯:鯊魚永不死》(Making of Jaws 3-D: Sharks Don't Die)[28]。製作特輯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挪用了國家地理頻道1983年紀錄片《大鯊魚》(The Sharks)90秒畫面,讓艾倫·蘭茲伯格製片公司陷入麻煩[29]。
影片上映首周末獲得13,422,500美元票房[30],是當年周末票房第二高的作品[31],在1311家影院公映,佔總收入29.5%。影片全球最終票房為87,987,055美元[32]。儘管穩坐票房榜榜首位置,影片票房還是比前作少了1億美元[33],比原作少了3億美元[34],證明大白鯊的收入逐步減少。後來的續集收入更加少,只有本片總票房的三分之二[35]。首周末過後,影片票房在之後幾周迅速下降40%以上,儘管從影院落畫的時候仍吸引大批觀眾。歷史學家R·M·海耶斯認為這種現象「完全是無稽之談」,考慮到部分影院每塊銀幕的收入比最新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還多[20]。
口碑方面,影片獲得一片差評。《綜藝》認為影片「不慍不火」,阿爾維斯「未能在大白鯊上逗留足夠長的時間」[36]。匯總媒體爛番茄收錄35條評論,只打出11%的腐爛度,網站共識寫道:「《大白鯊三集》是一部沒有明顯存在理由、滿是俗氣的海洋驚慄片,用無人理會的哀嚎聲終結了觀眾對這個系列的痛苦記憶[37]。」3D技術被指淪為吸引觀眾觀看這個老系列的噱頭[38],沒有實際用途[39]。另一方面,Allrovi認為電影原版使用3D攝影技術拍攝的懸疑場面更令人難忘,這也是後來視頻版本缺乏的特質,消除了這部普通續集最為獨特的元素[40]。德里克·溫納特(Derek Winnert)表示,「看到劇本上有理查·麥森的名字,你會期待劇情更加出彩」,儘管影片「完完全全是就着一大包爆米花看的那種」[41]。其他人對麥森和戈特利布的劇本感到失望,考慮到他們之前的作品獲得成功[13]。
就在大多數評論人認同《大白鯊續集》是整個系列最好的續集的時候,部分人不確定《大白鯊三集》是不是好過《大白鯊大報復》。其中一篇評論寫道:
表演做作、特效俗氣、對白糟糕透頂,但凡體驗過《大白鯊三集》,就會有多麼的失望。很難相信這部徹頭徹尾的爛片竟然沒有殺死整個品牌,反而為更糟糕的《大白鯊大報復》創造了理由[25]。
儘管有缺憾,部分影評人還是認為影片「勉強值得娛樂」[42]。相比之下,音效設計獲得表揚,有篇評論特別讚揚鯊魚寶寶死在水池裏傳來的嬰兒啼哭聲[13]。《Jet》雜誌認為格塞特是「裏頭唯一一位能撐過如潮差評的演員」[30]。
在編劇教科書中,琳達·阿倫森(Linda Aronson)認為奎德扮演的主角是整個片子的大問題。她認為影片用過長的篇幅介紹他,讓他「本質上成了被動的旁觀者」。直到高潮段鯊魚恐嚇水族館裏德所有人,狩獵行動開始,邁克·布羅迪才成為行動的中心。她特地強調劇情的穿崩之處,批評鯊魚媽媽保護後代特別荒謬,因為鯊魚不會養育後代;而海豚攻擊鯊魚也有問題[43]。
倫納德·馬爾廷認為影片是「歐文·艾倫之流的災難片」,前設類似於《黑湖妖》1955年續集[44]。
在1983年金酸梅獎上,影片獲得最差電影、最差導演、最差男配角(小路易斯·格塞特)、最差劇本、最差新演員(「尖叫海豚」辛迪和桑迪)五項提名,無一項獲獎[45]。
家用媒體
影片2D版標準DVD由環球影業於2003年6月3日發行,片名為《Jaws 3》,除預告片外沒有附加片段。環球影業家用媒體於2016年發行《大白鯊》系列高清重製版藍光光碟,其中《大白鯊三集》以3D藍光發行[47]。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