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府廣場

成都市中心大型广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府广场map
Remove ads

30°39′27″N 104°03′57″E

Thumb
天府廣場
天府廣場
天府廣場在成都市的位置
Thumb
2012年的天府廣場:毛主席像四川科技館

天府廣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個廣場,位於城市中心位置,廣場以北為蜀都大道(東西幹道),東西為人民中路(南北幹道)以南為東御街西御街(東西幹道),面積為88,368平方米。成都地鐵1號線2號線的交匯站天府廣場站位於此。歷史上,此地為成都皇城

歷史

Thumb
20世紀初的成都皇城

前347年,蜀國開明王九世遷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今「天府廣場」以北五擔山一帶)。國王並未採用當時西周正南正北中軸線的營國制度,而是因地制宜、依勢傍路地以北偏東約30度的軸線來定位建城。[1]此偏心的「中軸線」以及沿線在後來的秦大城、唐羅城中發展出的方格路網結構,一直沿襲至明初,其間近1700多年未曾改變。

明朝期間,朱元璋封他的第十一個兒子朱椿為蜀王,在前後蜀宮殿遺址基礎上,修築「蜀王府」。到了明末張獻忠領導農民起義,建立國號為大西的農民政權,他就以這裏作為他的皇城。

清朝建立後,皇城曾被用作進行科舉考試的「貢院」。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武昌宣布獨立,四川總督趙爾豐迫於壓力,在皇城宣布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0年代中後期至1960年代中期,包括廣場、百貨大樓等城市建築在此處附近修建。「文化大革命」期間,老皇城被炸毀,在原址處修建了四川省展覽館(最初叫做「毛澤東思想萬歲展覽館」,現為四川省科技館)以及巨型毛主席塑像[2]

1989年學潮爆發,天府廣場成爲成都示威者的主要集聚地,有「小天安門」之稱。[3]

1997年,天府廣場繼續被改造,進行了拓寬工程。清代的皇城清真寺徹底拆毀,周邊民居、樹木亦被拆除、砍伐。[1]

2000年11月28日,貝氏建築所一行蒞臨成都,並對天府廣場建設提出構思,其設計造型類似法國盧浮宮外廣場,但此方案最終並未中標。[4]

2007年,天府廣場為配合成都地鐵天府廣場站的修建及景觀建設又進行了一次規模浩大的改造,改造後的廣場以太陽神鳥為主題,並建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地鐵站[5]

2011年天府廣場再次改造。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將廣場中央的橢圓形場地改為正圓形,調整照明、綠化等。[1] [6]

Remove ads

現狀

天府廣場已成為了成都的文化商業中心之一。廣場北側自西向東分別有四川省圖書館(新館,2016年建成)、四川科技館、四川大劇院(2019年建成),西側為成都博物館(新館,2016年建成),東側和南側為在建和已落成寫字樓。廣場地下負一層為地下商場「天府今站文化廣場」,負二層及以下為成都地鐵天府廣場站。 [7]

周邊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