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陰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5°29′36″N 111°38′55″E

快速預覽 太陰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太陰寺位於中國山西省運城市絳縣衛莊鎮張上村旁,現已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太陰寺始建於北魏,一說創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因上寺位於太陰山上而得名。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高僧慈雲重修太陰寺,又在此印刻《趙城金藏》。元大德元年(1297年)大修。大德七年(1303年)河東大地震中得以倖存。明清多次修繕,形成規模龐大的建築群。1916年大火後,僅存大雄之殿(南大殿)[1]

建築

太陰寺坐南朝北,佔地8748平方米,有山門、北殿、南殿等建築。

大雄之殿(南大殿)為金代原構,建於台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正面全部設隔扇門,殿內有金代慈雲雕造的木雕臥佛一尊。[2]殿內的三尊菩薩木雕頭部和滿堂壁畫已於1923年被盜賣至荷蘭。臥佛的頸部也曾被盜割,留下了深深的鋸痕[1]

北殿是從別處整體遷移而來[1]

保護

2001年6月25日,太陰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5-260[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