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奎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奎林(滿語:ᡴᡠᡳ᠌ᠯᡳᠨ,穆麟德轉寫:kuilin,約1740年—1792年),滿洲鑲黃旗人,富察氏,字鍾山、直方,號竹谿、雲麓,室名靜怡軒、瑤圃、幽棲堂。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孫、一等承恩公傅文之子、孝賢純皇后侄子。清朝政治人物、軍事人物。
奎林襲封一等承恩公,因大小金川之戰有功,加封一等男,賜雙眼花翎,圖形紫光閣,列前五十功臣。官至烏里雅蘇台將軍、伊犁將軍、成都將軍,賜號繃武巴圖魯,卒諡武毅。
生平
早年為拜唐阿,襲封雲騎尉。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授鑾儀衛整儀尉,升治儀正。
三十年(1765年),升鑾儀衛雲麾使。
三十三年(1768年),襲封一等承恩公,以一等侍衛充御前侍衛。升奉宸苑卿,兼鑲白旗蒙古副都統,同年改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三十五年(1770年),改鑲白旗護軍統領,仍兼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兼充健銳營總統大臣。
三十七年(1772年),以正白旗滿洲副都統、鑲白旗護軍統領,充領隊大臣隨從阿桂征討金川。
三十九年(1774年),賜綳武巴圖魯勇號。升鑲紅旗漢軍都統。
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定,凱旋返京,乾隆帝出郊迎勞,賜文綺十二疋、銀五百兩、御用鞍轡馬一,圖形紫光閣,列前五十功臣。授右翼前鋒統領,仍任鑲紅旗漢軍都統,擢授文職理藩院尚書,兼議政大臣。因軍功於公爵外加封一等男,以子崇倫承襲,賜雙眼花翎。
四十三年(1778年),加封三等承恩武勇公。
四十五年(1780年),改任烏魯木齊都統。
四十六年(1781年),調任烏里雅蘇臺將軍[1]。兼鑲紅旗漢軍都統。
五十年(1785年),以烏里雅蘇臺將軍署理伊犂將軍。因在烏魯木齊失察各州縣浮報糧價,遭革退公爵,公爵由叔父傅玉承襲。隨後復授烏魯木齊都統,遷伊犂將軍。[2]
五十二年(1787年),因為性格嗜酒暴躁,擅自殺了罪犯,被伊犁參贊大臣海祿上奏彈劾,乾隆帝命烏魯木齊都統永鐸複勘案情,屬實,奎林遭到逮捕押送北京,乾隆帝命諸皇子、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理。審判定擬奎林犯〈擅殺罪人律〉,應杖刑;海祿彈劾內容不盡真實,犯〈誣告律〉,擬流刑。乾隆帝以奎林為孝賢皇后姪子而海祿彈劾並非無據,擬罪過重,改兩人都革職,在尚虞備用處拜唐阿效力。[3]
五十三年(1788年),復授藍翎侍衛。同年升任三等侍衛。再遷福建臺灣鎮總兵。
五十五年(1790年),以臺灣鎮總兵加提督銜。
五十六年(1791年),升授福建水師提督,仍兼臺灣鎮總兵。廓爾喀之役事起,授正紅旗蒙古都統、駐藏辦事大臣。九月,乾隆帝召福康安、奎林進京,十月,發兵征廓爾喀,授奎林成都將軍、參贊大臣,趕赴四川率軍入藏。
Remove ads
著作
- 《幽棲堂吟稿》[5]
〈晚眺〉
絕塞居閒暫息機,晚雲看盡攬征衣。夕陽下地群鴉集,風色橫天一隼歸。
壯歲自傷塵鬢改,故人漸覺尺書稀。酒酣獨立蒼茫里,何處高鴻避繳飛。
〈聞蟄〉
殊方冷暖候難同,入夜蟲吟初夏中。
孤客莫悲秋意早,玉關原自阻春風。
〈自伊犁馳赴金川軍營遙別素村〉
萬里遙相別,天涯更遠行。百年殊夢幻,一劍是平生。
熟慣從軍樂,渾忘兒女情。無勞念遊子,身世久風旌。
家庭及關聯
- 祖父:李榮保。
- 父:傅文。
- 叔:傅玉、傅恆。
- 姑:孝賢純皇后。
- 兄:
- 兵部尚書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
- 三等侍衛奎亮。
- 姊妹:奉恩輔國公散秩大臣奇崑嫡妻。
- 子:崇倫、惠倫。
- 女:不入八分輔國公亨謹嫡妻。[6]
延伸閱讀
[編]
註釋及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