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嫦娥八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嫦娥八號是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的中國探月工程第八次月球探測任務,預計於2029年前後發射,在月球南極莫頓環形山英語Mons Mouton[註 2]着陸,與嫦娥七號組成中國月球南極的科研站基本型。嫦娥八號也是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階段中國方面的第一個探測器[2][3][4][1]

快速預覽 名稱, 任務類型 ...
Remove ads

概述

嫦娥八號大致的任務形式和嫦娥七號類似,兩者將一同構建中國月球南極的科研站基本型,這也將是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一部分。[4][3]

嫦娥八號的預選着陸區與嫦娥七號相同,即月球南緯85º以上的月球南極區域[5],而且要降落在相近位置。[4][3]

按照計劃,嫦娥八號探測器着陸於南極預選着陸區後,着陸器展開多功能塔,轉移巡視器、作業機械人至月面指定位置,部分科學載荷在作業機械人的輔助下開展就位科學探測、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巡視器開展巡視探測[6]

任務籌劃

2016年,中國探月工程四期階段任務提出以月球極地為探測目標,其中計劃向於2027年向月球北極發射一個探測器,暫時稱為「嫦娥P2」。[註 1][7]

2017年11月,在聯合國外空司的演講中,探月工程四期任務調整為聚焦月球南極,嫦娥P2任務調整為同嫦娥P1任務和嫦娥六號任務一同調查南極地區地質特徵、礦物成分、揮發性。開展地球觀測、微觀生態系統研究,同時也將為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做好準備。[8][9]

2018年,嫦娥P2任務的發射時間擬定為2026年。[10]同年7月,一篇論文提到了嫦娥P2探測器的架構,包括着陸器、巡視器和飛躍器;科學目標則包括開展原位資源利用實驗和月基小生態系統研究以及月基地球觀測。[11][12]同年,嫦娥P1任務和嫦娥P2任務開始被稱為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13]

2019年,嫦娥八號與嫦娥六號和嫦娥七號一同獲得批准。[14]

2023年10月,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嫦娥八號任務科學載荷國際合作機遇公告。[6]2025年4月24日,10個國際項目最終入選。同時明確嫦娥八號預選着陸點為月球南極莫頓環形山英語Mons Mouton,發射日期為2029年前後。[1]

Remove ads

科學目標

嫦娥八號任務的科學目標包括:[6]

  1. 月球多物理場探測與研究。
  2. 月球區域地質剖面探測與研究。
  3. 月基對地大氣能量平衡及地球磁層宏觀觀測與研究。
  4. 月球原位樣品分析及資源就位利用實驗與研究。
  5. 月表環境下小型封閉陸生生態系統實驗與研究。

任務架構

嫦娥八號由着陸器、巡視器和月面作業機械人組成,同時與嫦娥七號鵲橋二號協同工作。[15][4][3]通過月面移動通信網絡連通各探測器,形成一個「月球工廠」。[16][17]

科學載荷

國內載荷

嫦娥八號任務擬配置 14台國內科學載荷:[6]

着陸器載荷

  • 降落相機
  • 地貌相機
  • 月震儀
  • 月表低頻電磁場探測儀
  • 月壤剖面熱電流測量儀
  • 月基對地觀測輻射計
  • 月基對地觀測面陣多光譜儀
  • 軟X射線望遠鏡
  • 小型陸生生態實驗裝置
  • 原位資源利用試驗裝置

巡視器載荷

  • 全景相機
  • 測月雷達
  • 紅外光譜礦物分析儀
  • 月表原位樣品分析與存儲裝置

國際載荷

2023年10月,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嫦娥八號任務國際合作機遇公告,開放200公斤載荷資源用於國際合作。[6]2025年4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1個國際組織的10個項目入選:[1][18]

Remove ads

發射

嫦娥八號計劃於2029年前後在中國文昌太空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