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宇文憲
北周太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宇文憲(?—578年8月16日),字毗賀突,代郡武川鎮(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追尊周文帝宇文泰第七子,北周宗室、官員。
生平
宇文憲生性通達,有度量。初封為涪城縣公。宇文泰曾賜給他良馬,宇文憲獨取不純者。帝問之,對曰:「馬色類既殊,或多駿逸。若從軍征伐,牧圉易分。」武成元年,加封益州刺史[1],進封齊國公。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封憲為大司馬。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誅除宇文護後,宇文憲向周武帝請罪,但周武帝未加罪宇文憲,但「猶以威名過重」,改授大冢宰,奪其兵權。次年,進爵為齊王。
衛王宇文直一直很記恨宇文憲,宇文憲看在他是武帝同母弟之上反而對他相當容忍。574年,叱奴太后死後,宇文直向周武帝秘告異母兄宇文憲沒有服喪,仍如常喝酒吃肉,周武帝卻認為,太后既非宇文憲生母也非嫡母,宇文憲的行為無可指摘,反而斥責了宇文直,說他沒有根據亂說別人。宇文直雖然不敢再說什麼,但是不滿宇文憲受到重用,想要取而代之卻一直沒有成功,遷怒於周武帝,在武帝臥病在床的時候在京城起兵造反,武帝讓宇文憲作為先鋒,不久後宇文直敗逃。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宇文憲奉命率軍圍攻北齊的晉州,密令永昌公宇文椿「伐柏為庵,示有處所」,克北齊後主高緯於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攻克鄴城(今河北臨漳),滅北齊。後以功高,常稱病不出,不再追隨周武帝出征。
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後荒淫無度,擔心自己的叔父宇文憲會成為第二個宇文護,對他深忌憚之,召李綱羅織罪名誣陷宇文憲,李綱不從。宣政元年六月二十八日(578年8月16日),宇文憲為剛繼位的周宣帝所殺[2],並被上惡諡「煬」。李綱用車子運回屍體,並扶棺痛哭,更撫養其女。
Remove ads
家庭
- 豆盧氏,豆盧勣的妹妹
地位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