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井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井郁(日語:安井 郁/やすい かおる Yasui Kaoru */?,1907年4月25日—1980年3月2日),男,日本國際法學家,和平運動家。法政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法學會理事長。
生平
大阪府門真市出身。193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1]。與服部良一是同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教授,與京都大學的田畑茂二郎教授提倡「大東亞國際法」。然而根據1947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決定,他於1948年被東京大學公職追放。隨後,他又歷任神奈川大學和法政大學教授。1953年還擔任過東京都杉並區公民館長兼圖書館長[1]。
受1954年3月1日比基尼環礁核試驗的影響,日本第五福龍丸漁船船員被輻射感染。他以此事為契機,成立了反核運動組織,同年擔任禁止原子彈和氫彈簽名運動全國協議會事務局長,在日本全國各地收集要求禁止原子彈和氫彈的簽名[2]。
1955年6月,跟隨日本代表團[註 1]在赫爾辛基出席了世界和平大會[4]。同年8月6日,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第一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開幕[註 2],安井郁在大會上報告了各國反對原子武器和氫武器運動的情況[6]。年底成立了日本禁止原子彈和氫彈協議會,安井郁擔任事務總長(理事長)[7]。1956年8月在長崎舉行了第二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安井郁擔任大會實行委員會秘書長[8]。1957年6月,跟隨日本代表團赴科倫坡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全體會議[9]。8月,擔任東京第三屆禁止原子彈氫彈和爭取裁軍世界大會議程委員會主席[10]。
1958年5月29日,榮獲列寧和平獎[11]。9月赴蘇聯領獎,與赫魯曉夫會談[12]。1959年2月,1960年2月,1961年1月,1962年1月,訪華[13][14]。
1963年,由於右翼社會民主主義者的分裂活動,他於5月宣布辭職[15]。
1970年代,他開始研究朝鮮的主體思想。支持朝鮮與韓國於1972年7月4日締結的南北共同聲明[16]。1972年9月5日,在東京參與日朝文化交流協會的成立[17]。之後曾經擔任主體思想國際研究所第一任理事長[18]。
1978年退休。1980年因胰腺癌去世。
Remove ads
家庭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