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寄生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寄生機
Remove ads

寄生機(英語:parasite aircraft)是指子母機英語Composite aircraft中,可由母機英語Mother ship攜帶至高空並於空中起飛英語air launch的子機(或稱搭載機),以協助母機進行任務為主要目的。部份的子母機沒辦法在飛行時執行回收。

Thumb
一架掛載在FICON計劃英語FICON project母機的"空中飛人"對接裝置的F-84雷霆式戰鬥機英語F-84

大英帝國是第一個成功將寄生機飛行於空中的國家,在西元1916年,一架布利斯托偵查機英語Bristol scout(英語:Bristol Scout),成功由費利克斯托·波特愛人型英語Felixstowe porte baby(英語:Felixstowe Porte Baby飛行艇上起飛。這個構想也使用在後來的噴射轟炸機,不過因為空對空導彈的使用、空中加油技術的普遍和戰鬥機的航程不斷加長,寄生機和子母機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Remove ads

寄生機

Thumb
一架愛人型英語Felixstowe porte baby飛行艇和安裝在其上的布利斯托英語Bristol scout偵查機

直到20世紀中葉,軍方對寄生機和子母機的興趣絲毫不減,被當作寄生機的戰鬥機由轟炸機等大型飛機運送並投入戰場。當母機受到威脅時,在其上的寄生機就會脫離並保護母機。寄生機一直沒有得到顯著的戰果,而且很少被使用在戰場上。寄生機有一個主要的缺點,會減少母機的有效載荷能力。因此,這種類型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克服轟炸機和護航戰鬥機之間巨大的航程差距。在空中加油的出現和普遍以後,寄生機就顯得過時了。

二十世紀初

西元1915年,內維爾·厄斯本英語Neville usborne和一名英國軍官,嘗試使用軍方的SS級英語Ss class airship飛船空運英軍B.E.2C英語Royal aircraft factory b.e.2戰鬥機,讓戰鬥機能迅速達到德軍齊柏林飛艇的高度並節省燃料。在西元1916年2月21進行了第一次的實驗飛行,由於飛船失去壓力以及飛機在4000英尺過早脫離,導致兩名戰鬥機乘組員死亡,此後就沒有再使用小型飛船的進一步嘗試。[1]

西元1916年5月,一組子母機成功在1000英尺(300米)處脫離並成功飛行,使用了布利斯托偵查機英語Bristol Scout以及愛人型飛行艇英語Felixstowe Porte Baby,前者由皇家空軍飛行中尉M. J. Day駕駛,後者由時任皇家空軍中隊長的約翰·西里爾·波特英語John Cyril Porte駕駛。雖然計劃成功了,原意在提供針對齊柏林飛艇的遠程防禦,卻沒有被重視。[2]

Thumb
一架位於英國HM Airship 23r英語23-class airship飛船下的索普威思 2F.1 駱駝型戰鬥機

西元1918年,英國皇家空軍嘗試使用了HM Airship 23r英語23-class airship攜帶索普威思·駱駝型戰鬥機並於空中起飛。

德國也嘗試過這個想法,將一架信天翁D.III 戰鬥機停在一艘齊柏林飛船的下方,並在空中釋出,目的是使用它們來防禦在北海遭遇過的英軍水上巡邏機隊。雖然在西元1918年1月25日成功過一次試驗飛行,不過就再也沒有後續進展了。[3]

西元1918年12月12日,美國陸軍軍事航空師英語Division of military aeronautics,在紐約州蒂爾登基地英語Fort tilden上空2500英尺處,使用美國海軍 C-1英語C-class blimp級飛艇將一架柯蒂斯JN-4英語Curtiss JN-4型戰鬥機於空中釋放並飛行,以此來測試使用飛船攜帶戰機的可行性,而該架飛機在同樣高度自由飛行後返回了該基地。當時,飛艇由洛克威英語Rockaway海軍航空站飛船飛行官-喬治·康普頓中尉操控,飛機由美國第52航空中隊指揮官-A.W·雷德菲爾德中尉擔任飛行員,第52航空中隊的駐地為紐約長島米尼奧拉羅斯福航空訓練場英語Roosevelt Field (airport)

Remove ads

二十世紀20年代

西元1924年,商用的英國皇家飛艇方案英語Imperial Airship Scheme設計了一個可攜帶五架戰鬥機的軍用方案,不過這一方案被廢棄。[4]西元1925年,輕型 DH·53英語De Havilland Humming Bird型飛機和格洛斯特鷿鷈英語Gloster Grebe型飛機首次從R.33英語R33 class airship型飛船起飛。

二十世紀30年代

Thumb
一個經由"天鈎"掛載於USS 梅肯號飛艇英語Uss macon (zrs-5)F9C戰鬥機。

1930年,美國海軍USS 洛杉磯英語USS Los Angeles (ZR-3)號飛艇被用來測試空中飛人子母機系統,利用硬性飛艇啟動和回收固定翼飛機。[5]試驗成功後,飛艇USS 阿克倫城英語USS Akron (ZRS-4)USS 梅肯英語USS Macon (ZRS-5)號被製造出來,設計具有一個在艇內的機庫。該型飛艇能夠攜帶多達五架用於偵察任務的單座柯蒂斯F9C戰鬥機,或雙座艦隊 N2Y-1英語Fleet Model 1型訓練機。西元1934年,配有天鈎(英:Skyhook)的雙座瓦科 UBF XJW-1英語Waco Aircraft Company雙翼機配備交付給USS 梅肯英語USS Macon (ZRS-5)號飛艇。

後來,臨時的空中飛人子母機系統自USS 洛杉磯號飛艇上去除,在它的任務中從未西帶過任何飛機。[6]西元1930年,該架飛艇還曾在一個測試任務啟動一架滑翔機並飛越紐澤西的萊克赫斯特。[7]

雖然這些寄生機的行動相當成功,但是在損失這些飛艇(阿克倫城號和麥肯號兩架飛艇分別在西元1933年和1935年墜毀)後,同時也將"空中飛人"子母機系統推向終結。

蘇聯的Zveno計劃是第一個成功使用轟炸機攜帶寄生機的子母機計劃,該計劃由弗拉迪米爾·瓦科米斯托夫英語Vladimir Vakhmistrov在西元1931年提出。最多可由圖波列夫TB-1圖波列夫TB-3轟炸機攜帶五台多種型號的戰鬥機。

Remove ads

二十世紀40年代

Thumb
德軍槲寄生子母機

在1941年8月,是子母機唯一出現在戰場上執行作戰任務的黃金時間。由TB-3搭載兩架伊-16俯衝轟炸機組成的三個聯合轟炸小隊(Zveno-SPB)襲擊了羅馬尼亞境內的卡羅一世國王大橋英語King Carol I Bridge和在康斯坦察的碼頭。在此之後,他們又對位於扎波羅熱第聶伯河上的一座大橋執行戰術轟炸,儘管該座橋被德軍重兵看守着。[8]

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 試驗使用梅塞希密特Me328英語Messerschmitt Me 328 作為寄生戰鬥機,但其使用的脈衝噴射發動機的問題無法克服。在戰爭後期,一些以寄生機為設計方向、使用火箭推進的戰鬥機,例如阿拉多E.381戰鬥機So 344戰鬥機都只在試驗階段就胎死腹中。

德軍還有把一架戰鬥機放在上方和一架轟炸機放在下方的槲寄生子母機,這是一種空中攻擊方式,飛行員會坐在戰鬥機裏駕駛整個子母機,首先開動轟炸機飛到目標附近,連接雙方的支柱會被引爆炸毀,然後滿載炸藥的轟炸機繼續飛向目標,飛行員則駕駛戰鬥機飛走。

相比之下,日本帝國能夠將橫須賀 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一式陸上攻擊機運載到作戰範圍內,進行神風攻擊。然而,因為這些攻擊機搭載了寄生機而使得速度下降,使得他們容易在可以啟動寄生機前就被盟軍防空力量給攔截,導致戰果不佳。

Remove ads

二十世紀50年代

冷戰前幾年,美國空軍試驗了各種寄生戰鬥機來保護B-36轟炸機,包括專門為其設計的 XF-85小鬼式,以及F-84雷霆機英語Republic F-84 Thunderjet,如果寄生機停在母機的炸彈倉,為FICON計劃英語FICON project,如果是附在轟炸機的翼尖,則為湯姆湯姆計劃英語FICON project#Project Tom-Tom。其中一個設計是:XF-85與B-36組合,是當要跨越敵方領土進行轟炸或偵查時,由B-36空投XF-85,然後再讓這些被空投的XF-85在敵人領土的另一側,由另一架B-36進行回收。這些設計很快就被放棄了,部分原因是因為空中加油的出現,同時也作為擴大戰鬥機作戰範圍,更加安全的解決方案。

無人機母艦

截至2014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着力於使用大型飛機來啟動和回收無人機的計劃。[9]

實例

包括了:

  • 一架布利斯托英語Bristol Scout偵查機自波特愛人型英語Felixstowe Porte Baby飛行艇起飛,成為第一個寄生機(西元1916)
  • 一架信天翁D.IIIL35(LZ80)英語List of Zeppelins齊柏林飛船起飛,成為第一個從飛艇起飛的寄生戰鬥機(西元1918年1月26日)
  • 一架索普威思·駱駝英語Sopwith Camel型從英軍HMA23英語HMA 23飛艇起飛(西元1918年)
  • 一架斯佩里信使雙翼機自Tc-3英語TC-class blimp和Tc-7飛艇起飛和回收(西元1923)
  • 數架DH 53蜂鳥英語DH 53 Hummingbird單翼機(西元1924年)和格洛斯特鷿鷈英語Gloster grebe型戰鬥機自R33英語R33 class airship飛艇起飛和回收 (西元1924)
  • 一架滑翔機和一架雙翼機自USS 洛杉磯號飛艇起飛和回收(西元1935年)
  • MXY-7櫻花攻擊機搭載於一式陸上攻擊機
  • S.20和S.21英語Short Mayo Composite子母機用於跨大西洋郵件運送(西元1937)
  •  伊-16戰鬥機修改成能攜帶兩顆250炸彈(TsKB-29)的俯衝轟炸機,自Zveno-SPB(連環俯衝轟炸機小隊)的圖波列夫TB-3轟炸機起飛和回收,並實現了寄生機的第一次作戰(西元1941年)
  • 原先梅塞希密特Me328英語Messerschmitt Me 328護航戰鬥機的設計是為了能從Do217轟炸機起飛,但由於發動機的問題,該計劃被廢棄。
  • 美軍嘗試使用XF-85小鬼式裝備在B-36轟炸機,作為B-36的護航機(西元1948年)
  •  F-84雷霆機英語RF-84KFICON計劃英語FICON project中較為成功的設計(西元1952年)
Remove ads

相關照片

參見

  • 槲寄生子母機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研發,是由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瞄準目標後脫離,安裝爆炸彈頭的無人駕駛轟炸機設計。

註釋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