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叫化雞

用黄泥包制后烤熟的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叫化鸡
Remove ads

叫化兒雞,也稱叫花雞叫化子雞黃泥煨雞乞兒雞富貴雞等,是蘇菜的一道名菜,流行於江蘇浙江

快速預覽 別稱, 類型 ...

起源

與周代八珍中炮豚、炮牂料理方式相同,應是廣域性的料理方式。

相傳初,在江蘇常熟虞山腳下一乞丐偶得一,但又苦於沒有炊具和調料,連褪毛的開水也無法找到。無奈乞丐突發奇想,將雞破肚帶毛塗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待泥土乾硬後拍碎,雞毛隨泥巴一起脫落,雞香味撲鼻。後來這一做法為他人仿效,成為常熟名點,並因其創始人而得名叫化雞[1][2]

1950年代初期,常熟一位製作叫化雞的名廚,被選調到杭州賓館接待外賓,於是叫化雞傳到浙江[來源請求]。在1972年版的《中國名菜譜·浙江》和1990年版的《中國名菜譜·浙江風味》中,均有「叫化童雞」。

據報,時任美國總統李察·尼克遜1972年訪華期間亦曾經品嚐此菜色[3]

做法

現代叫化雞的做法是選頭小體大、肥而嫩的三黃雞,將雞膛內填加了十幾種鮮料,以豬網油、鮮荷葉包之再泥烤,味道更為鮮美,且有荷香。現在也有以麵團代替泥土進行製作的,且謂之「富貴雞」[4]

流行文化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裏,黃蓉曾經烹調這味菜色給師父九指神丐洪七公吃,令他滿心歡喜。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