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空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空袭
Remove ads

空襲航空部隊(如空軍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動用軍用航空器敵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甚至低空飛行目標實施的進攻性軍事行動,通常專指針對單一高價值目標的戰術轟炸直射轟擊飽和掃射,但廣義上也可以指針對大規模區域的戰略轟炸(如地毯式轟炸核打擊)。

Thumb
科索沃戰爭中的空襲效果
Thumb
凝固汽油彈的空襲
Thumb
第81戰術戰鬥機中隊的F-4E投放500磅Mk-82炸彈
Thumb
珍珠港事件的空襲行動

空襲可以通過攻擊機轟炸機炮艇機武裝直升機無人航空載具軍用飛機來實施,也可以通過氣球飛艇等其它飛行載具進行。空襲所使用的武器可分為常規非常規兩類:常規武器包括機槍/機炮航炮火箭炮空對地導彈空射魚雷和各種航空炸彈(包括燃燒彈雲爆彈導引炸彈)等,以及巡航導彈滑翔炸彈戰區外武器;非常規武器則指的是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等。

Remove ads

歷史

人類史上最早的空襲,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奧意戰爭(1848年-1849年)中。當時,奧地利軍隊使用了200個小型自由氣球,攜帶30磅的炸彈,計劃將其送到威尼斯上空然後降落,但由於風向不利,該目標未能實現。

飛機發明之後,很快被運用到戰爭之中。而首次通過飛機進行的空襲,發生在1911年11月1日。當時,意大利飛行員朱里奧·加沃蒂少尉駕駛「鴿」式飛機,在北非戰場上向土耳其軍隊陣地投下了4顆榴彈,各重2千克。雖然沒有造成很大傷亡,但卻產生了很大的心理震撼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空襲作戰被廣泛採用。1914年8月30日,德國空軍空襲了巴黎,同年12月21日、25日又分別空襲了杜夫爾倫敦。在整個一次大戰期間,空襲中共投擲5萬多噸彈藥。雖然當時的空襲技術還比較落後,但已顯示出相對於地面炮火的明顯優勢。

空襲出現後,各種防空的技術也就隨之出現。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有組織地保衛後方城市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襲倫敦達110多次,炸死炸傷4000餘人。為防範空中來襲,英國對城市防空高度重視。倫敦於1917年8月成立了「防空指揮部」,並採取了很多相應措施,例如燈火管制、建設防空洞、疏散居民、建立空襲警報機制等。這些做法都被其他國家所效仿,防空襲體系逐步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空襲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採用,作為配合地面作戰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襲得到了很大發展,制空權成了交戰各方非常重視的問題。在著名的不列顛空戰中,空襲和反空襲是作戰的核心。在二次大戰後期,德國V-1和V-2導彈的發明和使用,出現了第一次超越飛機而使用導彈進行的空襲。

隨着軍事技術的發展,空襲的命中精度和飛機遠程作戰能力顯著提高,空襲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越南戰爭中,出現了高科技的精密制導空襲。1967年3月12日,美軍出動8架飛機,各攜帶2枚激光制導炸彈,僅僅通過兩次攻擊,就徹底摧毀了清化橋,而在此前幾年的傳統空襲中,美軍動用了上千架次飛機,並損失了18架,也未能摧毀該橋。這次襲擊,拉開了高技術空襲的序幕。

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38天的空襲佔了整個42天戰爭時間的90%以上。1999年北約南聯盟的空襲,歷時78天,完全是空襲作戰,在沒有派出任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北約就使南聯盟屈服。在2001年美軍對阿富汗的戰爭中,空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0年代之後,無人航空載具(UAV)日漸成熟,為降低飛行人員傷亡或被敵方俘虜,一些國家開始以UAV進行一部份的空襲任務。

Remove ads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26年(1937年)8月14日,制定了《防空法》15條,同月19日公布。其第一條:「為防敵機空襲,減少其所發生之危害,以衛護國家之安全、保障人民之生命財產,特制定本法。」中華民國37年(1948年)5月1日修正全文15條,同月12日公布。其第一條改成:「為防敵機空襲,減輕空襲損害,維護人民之生命財產,制定本法。」兩種版本都曾經規定中華民國人民對於實施防空,有何種服役及供給物力之義務。中華民國94年(2005年)1月7日廢止防空法15條,同月26日公布。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