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洋山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洋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舟山群島和嵊泗縣內的一個島嶼,位於舟山群島西北部以及嵊泗縣縣城菜園鎮西南39公里。通過東海大橋與上海市浦東新區相接。

概況
唐代即有關於該島的記載,為舟山群島較早有人居住的島嶼之一。時島上建有供奉隋煬帝的廟,是舟山合境早期重要廟宇。
清代江浙分洋時,小洋山劃歸江蘇省,而其隔壁大洋山則仍屬浙江省定海縣。
洋山建港以前,小洋山為一懸水島,面積僅1.76平方公里,少平地多禿岩。1934年建立小洋鄉。島上有民眾約3000多人,祖籍多為寧波、溫州及下屬各縣。
洋山開港後合圍連片的原來各島
洋山開港後,通過促淤圍陸與周圍小島連接,小洋山的面積成倍擴增,目前已經超過14平方公里,且隨着洋山港的建設,還在不斷增長。原來是孤島,目前已經連成一體成為小洋山的一部分的島嶼有(自西向東排列):
未來還將成為小洋山一部分的有:
- 簫箕島
- 虎嘯蛇等。
2022年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進一步深化小洋山區域合作開發框架協議。[2]
原居民安置
洋山開港後,原小洋山居民被全部動遷,上海市承擔此項工作。這些居民一部分選擇定居到原南匯區,另一部分則統一居住在大洋山上新建的雲鷺苑居住區。根據上海市的政策,小洋山動遷居民可以全部擁有上海市戶口,料當地居民可能全部或大部將戶籍由浙江省移往上海市。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