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少昊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少昊陵,是「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陵墓,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東北方向的舊縣村[1][2][3]。少昊陵及景靈宮遺址宋代以來紀念「三皇五帝」黃帝、少昊的重要場所[1][2][3]。2019年10月7日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

快速預覽 少昊陵及景靈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宋真宗黃帝為趙姓始祖,傳說曲阜城東的壽丘是黃帝的誕生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詔改曲阜縣為仙源縣,並將縣城遷往壽丘之西,又興建了景靈宮奉祀黃帝。景靈宮建築群布局為:前部東為縣衙,西為縣學;中部為景靈宮、太極觀、四座大碑、東西配廡等;後部為壽丘,壽丘後有褻丘,即少昊陵墓靖康之變後,景靈宮逐漸衰敗,至末已完全被毀。[1][2]

洪武四年(1371年),禮部定議由曲阜祀少昊。乾隆三年,修建少昊陵享殿、東西廡、大門、牌坊等,因壽丘在少昊陵前僅僅三十步,沒有足夠的空間,故將享殿建在壽丘之前,壽丘就被併入少昊陵園內,此後壽丘常被誤以為是少昊陵[1][2][3]。清乾隆六年(1741年)改陵上石室為黃瓦小廟[3]

文化大革命期間,少昊陵遭破壞,少昊塑像頭顱被砸碎[6][7][8][9],臨近的景靈宮遺址僅存的兩個景靈宮碑亦被破壞、1990年代初重立[1][2]

結構

少昊陵陵園南北長231米,東西寬90米,面積約1.7萬平方米,陵園由南至北依次為宮門、享殿及東西配房、祭祀陵墓等[3]。現存古建築17間,碑刻26通,古樹391株[3]。少昊陵神道南北長172米,寬24米[3]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