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居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字士剛,號古泉隔山樵子羅浮散人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隔山鄉(今廣州市海珠區)人,清朝嶺南地區國畫畫家,善畫花鳥、草蟲及人物,尤以寫生見長。和其從兄居巢並稱「二居」。他初時學宋光寶孟麗堂,後吸收各家之長,自成一家。筆法工整,設色妍麗,在繼承和發展惲壽平沒骨畫法基礎上,創撞水和撞粉法,是嶺南畫派奠基人之一。

快速預覽 居廉, 出生 ...

生平

Thumb
《富貴白頭圖軸》,居廉,1887年,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居廉原籍為江蘇省揚州府寶應縣,先輩來做官,遂落籍番禺。父親名樟華,又名鍵,字少楠,為閩清縣知縣[1]。居廉生於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9月22日,排行第七。自幼從堂兄居巢學畫,十歲左右時隨居巢赴廣西,後又隨居巢成為張敬修的軍師,因軍功獎掖,賞戴花翎[2][3]。其間臨習過宋光寶華岩金農惲壽平八大山人徐渭等人作品。

1855年,張敬修因潯城失守落職,次年返回東莞老家,而「二居」也返回家鄉廣州。之後,居氏兄弟又數次應張敬修及其侄張嘉謨之邀同赴東莞,斷斷續續分別於張敬修的可園張嘉謨道生園客居了近十年時間,專心從事藝術創作活動[3]。這段期間居廉醉心寫生,畫藝大進,同治三年(1864年)張敬修可園病卒後,居廉隨兄居巢返回故里,不久開始築建供自己作畫和授徒的「十香園」(因種了素馨瑞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魚子蘭白蘭含笑等十種香花,故名),專心作畫以賣畫為生,並設館授徒,聲名日彰,桃李甚眾。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