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左光斗

明朝官员 东林六君子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光斗
Remove ads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共之,一字遺直浮丘,又號滄嶼[1]直隸安慶府桐城縣左家宕(今安徽樅陽橫埠鎮中義村)人。明末東林黨六君子之一。因東林黨爭,遭到閹黨魏忠賢下獄拷打而死,崇禎帝為之平反,贈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帝忠毅,世稱左忠毅公

快速預覽 左光斗, 籍貫 ...
Remove ads

生平

萬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於桐城東鄉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誕,因而命名為光斗[2]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舉庚子科應天鄉試。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會試取得第十一名,廷試取得三甲九十一名,與楊漣是同榜進士[3]同年十月,授中書舍人,擢監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惡多端的官吏,當時奸黨惡人冒充官吏,橫行京師,左光斗調查之後,收繳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九月光宗死於紅丸案,朱由校繼位,改元「天啟」,是為熹宗。李選侍又想繼續侍奉熹宗。時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都給事中楊漣、浙江道御史御史左光斗等為防李選侍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居仁壽殿噦鸞宮。此事件史稱移宮案,事後左光斗受到熹宗賜銀幣褒獎[4]

天啟元年(1621年),因移宮案宦官與東林黨勢力間關係愈加緊張,左光斗力主移宮案[5][6]。天啟元年二月,左光鬥出任巡按直隸御史、提督北直隸學政[7],期間他在順、永、保、河四府設立武學以培養將材,又在河間、天津設屯學,收錄學生並給荒田百畝使其自耕, 田地每年收獲一部份糧食後返還補助學校[8][9]

天啟二年(1622年)二月,左光斗上書支持時任大學士孫承宗暫掌兵部事務,明熹宗以東事緊急,同意了他的請求。[10]

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

天啟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賢專權,楊漣上了一份奏章,揭發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左光斗等七十餘人大力支持,彈劾忠賢等三十二斬罪,但熹宗皆不信。

天啟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賢矯旨提問。魏忠賢反誣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後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獄,受酷刑折磨,史載「五日一審,受拶、夾、棍等刑,不能跪起,平臥堂下受訊」。門生史可法潛入獄中探望時「已不成人形」。左恐連累門生,將史趕出監獄[11]。魏忠賢誣光斗等貪污數萬兩白銀,要追出贓款。左光斗的舊友孫奇逢鹿正(主事鹿善繼父)、張果中四處募款,諸生熱烈響應,募得數千兩白銀上繳未及,魏忠賢見左光斗有人營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孫奇逢等人被讚為范陽三烈士[12]

天啟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獄中被錦衣衛許顯純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霽亦被閹黨都御史周應秋所逼,自殺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魏忠賢一度又要將左光斗開棺戮屍,後來被勸阻[13]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駕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禎,懲辦閹黨,魏忠賢畏罪自殺,思宗追贈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錄用其一子為官。南明弘光帝時,為左光斗追諡忠毅[14]

Remove ads

著作

作品收入《左忠毅公集》5卷。

家族

曾祖左麒、祖父左軫、父左出穎,母周氏。兄左光霽、左光朝、左光前、左光啟,弟左光裕、左光先、左光明、左光弼。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