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列奧略王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列奥略王朝
Remove ads

巴列奧略王朝,也有譯為巴列奧王朝[2]帕里奧洛加斯王朝[3]帕列奧列格王朝[4],是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1261年-1453年)。巴列奧略家族(希臘語Παλαιολόγος米海爾八世熱那亞共和國的幫助下於1259年奪取尼西亞帝國皇位,與約翰四世一起成為共治皇帝。1261年7月25日他收復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國,恢復了東羅馬帝國自1204年因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克並洗劫舊都而中斷的統治。同年他加冕成為羅馬皇帝,廢黜了約翰四世。[5]

快速預覽 巴列奧略王朝 Παλαιολόγος, 國家 ...
快速預覽

巴列奧略王朝是東羅馬帝國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王朝,但是這時期東羅馬帝國已是日薄西山,國內封建割據,內訌不已。此外在鄂圖曼帝國的安納托利亞,接受伊斯蘭教土耳其人有了征服和入侵異族的熱忱,因此在不斷蠶食帝國的安納托利亞中心領土,亦令帝國的糧食和人力資源出現短缺(大批希臘語居民成為蘇丹的屬民)。14世紀起,帝國屢遭鄂圖曼土耳其入侵,國勢日衰,國土不斷縮減。最後帝國的領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附近地區和摩里亞兩地(當然像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民族的國家已完全亡國)。

儘管如此,巴列奧略王朝時期卻是拜占庭文化最旺盛的時段之一,見証了拜占庭藝術最後一次蓬勃的發展,這部分是緣於拜占庭畫家和意大利畫家增加了的文化交流。東羅馬的藝術家開展了繪畫關於田園風光和地貌的興趣,而傳統的馬賽克畫作的地位亦漸漸讓路予精細的敘事壁畫,從摩里亞米斯特拉斯的教堂群落即可見一斑。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與鄂圖曼帝國的總決戰中陣亡,君士坦丁堡陷落。隨着1460年鄂圖曼帝國征服摩里亞,1461年征服特拉布宗,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十四世紀,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之子狄奧多爾藉由母系血緣,繼承了西歐意大利半島上的蒙費拉托並成為侯爵;他的後代子孫藉由與西歐其他王室繼續聯姻,使得巴列奧略王室也成為現代歐洲王室的先祖之一。巴列奧略王室的蒙費拉托分支,隨着其最後一位合法男嗣喬萬尼·喬吉奧侯爵在1533年過世,而失去侯國的繼承權;然而喬萬尼有一庶子弗拉米尼奧,其後裔被稱為巴列奧略-奧里翁迪家族英語Paleologo-Oriundi,這個意大利家族有後代流傳至今。[6]

Remove ads

歷代皇帝

Remove ads

圖片

旗幟與徽章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