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有軌電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州有轨电车
Remove ads

廣州有軌電車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有軌電車系統。截至2021年,有海珠有軌1號線[2]黃埔有軌1號線合共2條路線正在營運,尚有一條路線正在興建;同時黃埔區增城區廣州南站白雲機場等地區亦有規劃多條有軌電車路線。

快速預覽 廣州有軌電車, 概要 ...

歷史

廣州最早於中華民國時期計劃興建有軌電車系統,但在鋪設部份路軌後因種種原因夭折,在2014年前未真正運行過。[3]

前期設想

Thumb
1921年的廣東電車有限公司的股票

1912年,廣州大起建設,修築馬路,但因為經費龐大,廣州市政當局擬招標興辦行駛車,並且賦予專利權,專利權為20年。1915年2月10日,廣東巡撫使公署下文,批准大沙頭工程局承辦電車,路線由沙面島對開的沙基至大沙頭。但計劃最終沒有實現。最終美洲華僑伍藉磐集資200萬銀元開辦廣州電車股份公司,承辦興建環城而行的有軌電車。路線計劃以廣衛路省長公署為中心,向外延伸10公里。據當時《廣州民國日報》宣稱,興建有軌電車為華南地區首創。在資金到位以後,成立了電車公司的董事會,由伍學熀為總經理、伍藉磐為經理,總辦事處設立在香港德輔道茂利輪船公司,則廣州辦事處設立在廣九火車站(即大沙頭站),主要由經理伍藉磐打理相關業務。

1927年,廣州市政府提出興建有軌電車計劃,因當時巴士事故率太高,且電車公司所購鋼材已閑置已久,故政府一直催促電車公開工。同年7月18日,廣州市公安局要求市政府促成有軌電車的建設,由時任廣州市市長孫科所核准敦促,而電車公司因自己借予市政府的40萬建設貸款遲遲未能歸還導致資金緊缺,就以訂制的路軌運送延遲為由,一直拖延時間。電車公司在繼續鋪設了廣九站到一德西路的一段路軌後停止建設。

據同年3月15日《廣州民國日報》,廣州市政廳核准的首條電車路線,以廣九火車站為起點,途經越秀南路、萬福路泰康路、一德路,到普濟橋為終點(約為長壽路一帶);第二條路線以財廳前為起點,途經永漢北路(現北京路)、永漢南路(現北京南路),再與一路線一同匯入泰康路、一德路、到普濟橋為終點,政府亦計劃繼續籌款擴建其他路線以利交通。而電車公司原計劃路線為:廣九火車站為起點,途經越秀南路、越秀中路、惠愛東路(現中山四路)、惠愛西路(現中山五路)、豐寧路(現人民中路)、太平路(現人民南路)、一德路、泰康路、萬福路為終點站。

在1927至1929年間《廣州民國日報》上能經常看見標題類似於「政府強令電車公司鋪軌」和「通車」的報道,而公司與政府因40萬財政糾紛不能達成共識,故電車公司並不熱衷於其建設。

據1928年10月13日《廣州民國日報》報道,經市政府催促之下,電車公司已鋪設太平南路途經一德路、泰康路及永漢南路一段路軌以及永漢南路到萬福路一段路軌已經完工,只剩餘萬福路至廣九火車站未能竣工,當時預計於1929年1至2月通車。據同年11月26日報道,當時已經完成一德路、泰康路及萬福西路路軌的鋪設,仍然未完成萬福東路近廣九火車站一段路軌,而架空電線仍未安裝,因此不能確定通車日期,而1929年路軌鋪設工程完工,但公司資金缺乏而一直未能通車,這也導致了廣州沒有實現行駛有軌電車的原因。

公司後因無軌可用,只好改裝部分無軌電車在廣九火車站和太平路(現人民路)之間行駛,而因改裝車廂過於笨重和路面不平至意外頻發等原因被迫停駛。公司最終在1931年因股本籌集不足破產,伍於瀚和伍籍磐辭職。

廣州市公用局在1932年6至9月多次提出興建官辦電車,廣州市政會議在同年9月19日通過了公用局提出的兩個有軌電車的建設方案。廣東省政府在1935年7月才批准實施。1937年3月至1938年5月,在興建有軌電車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廣州淪陷,電車興建工程被迫無限期擱置,期間路軌被日軍全部挖走。訂購的貨物廣州部分保留,部分散落在粵北山區,部分於英國、香港儲存。[4]

共和國成立後,廣州重新開始電車的初期準備工作。1951年8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批准成立籌委會,負責建設電車[5],其在1960年9月30日正式通車;但該系統為無軌電車[6][5][7],而有軌電車計劃之後不再提及,即使1980年代中葉做過類似電車計劃,只是涉及到地鐵。之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公開的市區有軌電車規劃。

Remove ads

落地實現

直到2010年代後,廣州多地均有提出建設有軌電車網絡的計劃。

2013年1月30日,廣州有軌電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為廣州地下鐵道總公司(現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8]

海珠區

2012年,廣州市規劃局向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匯報時透露,廣州將開展海珠區迴旋處輕軌等項目[9]。同年10月24日,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首段試驗段工程開始第一次環評公示,有軌電車將沿着珠江南岸從廣州塔到萬勝圍行駛,共7.7公里[10]

2013年11月11日,廣州市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後更名為海珠有軌電車1號線)先行首通段工程(廣州塔萬勝圍段)開始建設[11],並於2014年12月31日開通試營運[12]。這是廣州市首條建成營運的有軌電車路線。該路線全長7.7公里,從廣州塔至萬勝圍,共11個車站,可以與地鐵348號線APM線轉乘。試驗段開通後,有關部門曾對剩餘多段進行前期研究,但均無下文,近期已較少被提及[13]

黃埔區

黃埔區於2017年發布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交通體系建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顯示,該區規劃有現代有軌電車路線13條,其中8條骨幹線、4條輔線、1條支線。路線總長223.4km,設站243座(含轉車站33座)。

1號線作為黃埔區內首條有軌路線,於2018年5月動工建設;其首通段(地鐵長平新豐路)於2020年7月1日開通[14],後通段(地鐵香雪-北師大實驗學校)於2020年12月28日開通[15]2號線已於2019年8月舉行動工儀式[16],其首通段計劃於2023年通車[17]

此外,黃埔區已初步完成1號線東延段的前期招標和5號線一期的環評工作,並在「十四五」期間推進1號線東延段立項審批和5號線一期的建設工作[18]。黃埔區政府回復近期網友留言時稱,1號線東延段方案修編工作已通過專家評審,並正協商變更PPP合約補充協議;而由於市級有軌電車線網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未能獲批,5號線一期項目的工程立項受到影響[19][20]

Remove ads

增城區

增城區最早在2012年提出了興建有軌電車的設想。2012年11月,增城市(現增城區)發布的《關於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決定》草案中,規劃到2020年共開通15條新型有軌電車路線,總距離約216.2公里,共設278個站點[21];到2013年3月審議通過的決議中,相關規劃更改為總距離150公里、設193個站點,並宣布在年內啟動增城廣場至掛綠湖區試驗段和增城廣場至增江試驗段的建設,但之後並無下文[22]

2019年,增城區再次發布《增城區新型有軌電車線網規劃研究》,規劃有11條有軌電車路線,路線總長130.1公里,共設172個站點,其中新塘片區規劃5條線共54.6公里、荔城石灘片區規劃4條線共55.8公里、朱村-中新片區規劃2條線共19.7公里。同期還宣布將開建增城有軌電車示範線,路線設站25座,全長21.3公里,均為架空線[23]。該線已在2019年3月進行第一次環評公示[24],原計劃在2020年開工建設,但因涉及鐵路和管線遷改等問題而需要進一步完善規劃[25]

Remove ads

其他區域

2014年8月,有消息指廣州市有意在越秀區五羊邨黃埔區魚珠修築廣州第二條有軌電車路線。該段路線超過一半的站點都與地鐵五號線重疊[26]。雖方案強調有建設的需要,然而其實用(包括路線重複、耗資問題等)依然是大眾討論的問題所在[27]。該路線在之後已無下文。天河區當局於2022年9月回復網友留言時稱,珠江新城已發展成熟,不適宜增加有軌電車,天河區近期亦無有軌電車建設計劃[28]

此外,廣州當局曾組織編制了新型有軌電車線網規劃修編,計劃在外圍區域新建多條有軌電車路線[29]。不過,白雲區政府在2023年1月回復網友留言時透露稱,因國家在十四五期間收緊審批軌道交通,以及中低運能軌道交通項目實施路徑不明確等因素,《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中低運能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未能獲得審批[30]

路線

更多資訊 營運中, 路線 ...
Remove ads

車輛

更多資訊 路線, 製造單位 ...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