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奈爾筆記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奈爾筆記法(英語:Cornell Notes system),又名5R筆記法,是康奈爾大學教育學教授沃爾特·波克於1940年代提出的一種筆記方法。他在暢銷書《如何在大學學習》(英語:How to Study in College)中提倡這種方法。[1]
方法概述

康奈爾筆記法為組織筆記提供了一個系統的格式。 筆記紙被分為三欄:筆記欄通常在右邊,是左側的問題欄(關鍵詞欄)的大小的兩倍。 頁面底部留出五至七條線,或約5厘米,作為總結欄。 來自講座或課堂的筆記寫在筆記欄中;筆記通常由文本或演講的主要思想組成,解釋長篇觀點,儘量使用短句子,並使用簡單的符號。要點與要點之間要留出一定的空白。 為了將來的複習,相關的問題或關鍵詞應及時寫在問題欄中。 這些筆記可以來自任何信息來源,例如小說書籍,DVD,講座,課本等。[2] 在記完筆記後的24小時內,學生必須寫下問題與摘要總結。 當複習筆記時, 學生可以遮擋右側的筆記欄, 並嘗試解答左側問題欄中的問題,重述課堂上講過的內容。鼓勵學生定期思考材料並複習筆記。[3]
有效性研究
威奇佈塔州立大學於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比較了中學英語課堂中的兩種筆記記錄方法,發現康奈爾筆記可能會在學生需要整合應用知識的情況下帶來額外的好處,而引導筆記法在基本的回憶方面做得更好。[4][5] 但是,康奈爾筆記法在某些學科可能不如定期筆記有效。 2013年夏天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使用康奈爾筆記的學生確實比沒有使用的學生筆記記得更好,但是他們沒有取得更高的成績。」該研究還指出:通過分析評估分數,我發現實驗與對照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