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勉 (韓國)

韩国最后一任副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勉 (韓國)
Remove ads

張勉韓語:장면,1899年8月28日—1966年6月4日),是韓國政治人物,出生於漢城府(今首爾鍾路區積善洞[1]本貫仁同張氏,信仰天主教。號雲石운석),字志兌지태),教名若翰요한),[2]美國名若翰·勉·張(John Myon Chang)。其父是張箕彬韓語장기빈。弟張勃韓語장발 (화가)首爾大學首任美術大學學長)、張剋韓語장극(世界有名的航空工學學者)。在朝鮮日治時期為教育家。朝鮮光復後,張勉在1948年-1950年任韓國駐美大使,1950年-1952年和1960年-1961年曾兩次任韓國總理;1956年-1960年任韓國最後一任韓國副總統,之後副總統的職位廢除。其四子張益英語John Chang Yik天主教春川教區主教。

快速預覽 張勉 장면, 第4任韓國副總統 選舉:1956 ...
快速預覽 諺文, 漢字 ...
Remove ads

生平

初記

父親張箕彬是一名稅務官,母親黃盧夏,是黃聖集的次女,張勉作為長男出生於朝鮮漢城,但因父親張箕彬是京畿道仁川郡人,因此,另一說張勉的出生地是仁川。父親張箕彬的雅號太岩,張箕彬子女雅號的行列字,所以張勉的雅號叫作雲石(운석)。

張勉1906年8月入讀仁川聖堂附設博文小學校,學習韓文,漢學,數學等,1910年入讀博文學校高等科,1912年博文學校高等科畢業。1912年3月入讀仁川尋常小學校六學年,1913年4月入讀仁川尋常小學校高等科,1914年4月進入京畿道水原農林高等學校。

1916年6月張勉和金玉胤結婚。1917年3月水原農業學院畢業。1919年張勉去美國進紐約曼哈頓大學留學。1925年作為曼哈頓大學韓國人天主教徒代表赴梵蒂岡訪問,1927年畢業。隨後回到朝鮮,在京城曾任天主教青年聯合會會長、東星商業學校教員、校長及啟星國民學校校長等職。

教育活動

Thumb
在美國曼哈頓學院上學時的張勉(1921年)

1931年4月張勉在天主教徒的推薦下招聘為東星商業學校教師。1936年任東星商業學校校長,1937年4月12日兼任惠化洞天主教會附設惠化幼稚園園長。1936年11月任啟星國民初等學校第三任校長(至1942年4月),1944年8月再次兼任啟星國民初等學校第五任校長(至1945年11月)[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9月韓國民主黨創黨,張勉的韓民黨拒絕加入,1946年2月當選國會議員,進入韓國政界,1948年5月10日當選首爾鍾路區的大韓民國國會議員。在48年9月張勉代表大韓民國巴黎列席第3次聯合國大會。12月任韓國駐梵蒂岡特別大使,1948年美國曼哈頓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政治活動

Thumb
第一任韓國駐美大使張勉(1949年)
Thumb
第四任韓國副總統張勉 (1956年)

1949年任第一任韓國駐美大使,1950年韓戰時,張勉作為韓國駐美大使,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呼籲為大韓民國的自由和民主,請求聯合國軍入朝鮮對抗朝鮮人民軍[4]1951年經任命成為韓國總理,1952年4月張勉因參加大韓民國總統競選而遭李承晚免職。

1954年加入護憲同志會,1955年11月與申翼熙尹潽善趙炳玉等人組建民主黨,出任民主黨最高委員和國會議員,1956年3月當選第四任韓國副總統。同年9月首爾舉行民主黨全黨大會,開會時張勉遭到殺手的狙擊受輕傷。

1959年再次當選民主黨最高委員,1960年3月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總統,因「3.15非法選舉」,自由黨以非法手段,使李承晚以90%得票率第四次當選為總統,張勉落選。李承晚篡改憲法,企圖實施長期獨裁統治,執政自由黨腐敗到了極點。內政部和警察局成了負責政權選舉的總部,恣意妄為,大肆以非法手段操縱選舉。當時,在馬山參加抗議示威的馬山商業高中學生金朱烈因催淚彈打中頭部而身亡,後來,人們發現他的屍體被扔進海中。這一事件成為了革命爆發的導火線,4月19日,以學生為主體的韓國民眾發動了民主主義革命,大規模示威活動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到全國,李承晚於4月26日宣布下台。

1960年4·19學運後,5月張勉當選第五任韓國國會議員,8月第二共和國成立,改為內閣制,張勉當選國務總理,他執權後試圖保障國民的最大自由權限,但因民主黨內訌分裂導致社會無秩序混亂,加上韓國社會對共產主義及北韓的恐懼,1961年朴正熙少將發動5.16軍事政變,張勉的韓國總理職務被中止,結束僅9個月的民主黨政府。

政變後,朴正熙實行政治活動淨化法(1962年3月16日制定),禁止政黨的政治活動,1962年將之關入監獄,釋放後,活躍於宗教生活和在野民主黨。

1966年,因肝炎逝世。

Remove ads

死後

他的遺體安葬在京畿道抱川郡的天主教惠華公園。

1999年8月先後由金大中總統追授予大韓民國建國功勞勳章和大韓民國章(一等獎勛)。

評價

韓國對張勉的評價較低。他作為國家領導人,沒有抵抗軍事政變,而是隱藏在首爾市內的女子修道院裏,為人所詬病。

親日指控說

張勉被懷疑是親日派

2009年11月8日,「親日活動研究所」發表了《親日合作者全書》[5],當中指後來任天主教首爾總教區總主教的盧基南自1940年出任「天主教京城教區全力支持日本參戰聯盟」的主席,而張為聯盟的議員。

著書

  • 自傳:張勉博士回顧錄(한알의 밀이 죽지 않고는),雲石先生紀念出版委員會,作者:韓昌愚,1967年。

履歷

  • 1919年 4月 龍山小神學校 講師
  • 1930年 4月1日 京城 東成商業高等學校 教師
  • 1931年 東成商業高等學校 行政室長
  • 1936年11月9日 東成商業高等學校 校長
  • 1939年 4月 - 1942年 8月 第3代 啓星初等學校 校長
  • 1939年 9月 朝鮮天主教青年聯合會 會長
  • 1941年 日本名 玉岡勉
  • 1946年 南朝鮮過渡立法議院 議員, 國立大學教 說立案, 娼女制 廢止 製案
  • 1948年 9月 聯合國大韓民國特派首席代表
  • 1949年 首任大韓民國美國大使
  • 1950年11月23日 第2任 大韓民國總理
  • 1952年 4月 因病辭退
  • 1956年 大韓民國 第4任 副總統
  • 1960年4月23日 退任
  • 1960年8月18日 第8任 大韓民國總理
  • 1961年5月16日 被推翻

妻子

  • 金允玉(1900年 - 1990年)

相關條目

網站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