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方遂冒名衛太子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方遂冒名衛太子事件,又稱張延年冒名衛太子事件、成方遂假冒衛太子案[1],指算命先生成方遂(一說名為張延年)為謀取富貴而冒名衛太子劉據的事件。
背景
漢武帝長子兼太子劉據因被江充等人誣陷被迫發兵起事誅殺江充,導致漢武帝以為兒子企圖謀反而派丞相帶兵鎮壓。最後太子兵敗逃亡,在被追剿無路可逃之後自縊而死。後來武帝發現巫蠱之事多不真實,知道太子劉據本無反心,遂平反劉據並族滅相關人物。
漢武帝因心境受到這次事件的打擊等原因而遲遲未立太子,直到駕崩前兩日才立劉弗陵為太子。因此劉弗陵政權的正當性一直受到懷疑(但事實上劉弗陵政權的正當性基礎並無問題),於是就有野心家乘機試圖奪取政權,例如因未被立為帝而心生不滿的燕王劉旦就曾兩度試圖發動叛亂奪取政權,但兩次叛亂都被發現並挫敗。[2]
經過
始元五年(前82年),一個自稱劉據的男子來到皇宮北門外。事發當初,因為劉據被認為比劉弗陵更具有繼承的正當性的原因,沒有官員敢於表明意見,而右將軍則帶兵來到周圍以應對突發情況;後來京兆尹雋不疑趕到,引用《春秋》中姬輒拒其父蒯聵而不納的例子,肯定了劉弗陵政權的正當性基礎,並以劉據為罪人為由將之送入詔獄。[2][3][4]
結果
廷尉隨後發現了自稱劉據者的真實身份:此人名為成方遂(一說為張延年),左馮翊夏陽(治今陝西省韓城市南西少梁)人,以占卜為生,因被稱貌似劉據而假冒劉據謀求榮華富貴。成方遂被以誣罔不道為由腰斬。[3][4]
雋不疑的行動化解了劉弗陵皇位不保的危機,進一步奠定了劉弗陵政權的正當性,並且確保了霍光作為輔政大臣的地位[2]。因此,其被天子劉弗陵和大將軍霍光讚許是顧全大局,並由此在當時的朝廷中獲得了極高評價。[3][4]
此外,這一事件中雋不疑使用《春秋》一書解決了這一個疑難問題並受到廣泛讚許也說明了春秋決獄至此已演成解決政治疑難的司法手段。[5][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