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令(1560年代?—1639年),永寧宣撫司人,明朝末年將領。

天啟元年(1621年),奢崇明叛亂,張令被他任命為總兵,跟隨叛軍攻打成都。奢崇明戰敗退回永寧後,張令聯合宋武等人趁機擒獲奢崇明的丞相何若海,率部歸降朝廷。奢崇明大怒,殺害張令全家,剷平了他的祖墳。巡撫朱燮元上奏說張令等人為國忘家,請求破格提拔以作勸勉,朝廷下令將張令與宋武一同授予參將之職。後來張令多次跟隨大軍征討,屢立戰功,加授副總兵,仍負責參將事務,之後正式擔任建武游擊。崇禎年間,屢次升遷至副總兵,鎮守川北。

崇禎七年(1634年),陝西變民軍來攻,總兵張爾奇任命張令為先鋒,副將陳一龍、武聲華為左右翼,在員山抵禦。張令追擊至龍潭,陳一龍等人未按約趕來,張令面部中了三箭,仍斬殺變民軍一百多人後返回。變民軍攻打略陽,張令又將其擊敗,扼守保寧、漢中各要害之地,陝西的變民軍不敢再進攻。崇禎十年(1637年)冬天,李自成等人攻陷四川三十多個州縣,總兵侯良柱陣亡,張令得以倖免。楊嗣昌督師時,張獻忠等人都逃奔興安,被張令扼制,無法進入漢中,於是轉而攻打夔州。崇禎十三年(1639年)二月,張獻忠在瑪瑙山大敗,逃至岔溪千江河,張令又與副將方國安將其大敗。張令當時七十多歲,在馬上能用五石重的弩箭,射中敵人必定穿透胸膛,軍中稱他為 「神弩將」。

張獻忠轉移到柯家坪,那裏群峰交錯,竹林幽深,道路險峻。張令率領部眾追擊,將部下分為五隊,鼓勵士兵奮勇奪勝。變民軍人多,明軍勢寡,方國安作為後衛抵抗,變民軍從其他道路逃走。張令獨自深入,被變民軍包圍,困在陡峭的山坡上,多次向敵營射箭,被射中者紛紛倒地。水源遙遠,士兵乾渴,依靠天降雨水才得以緩解,但包圍始終未能解除。襄陽監軍僉事張克儉對總督鄭崇儉說:「張令是勇將,怎能捨棄他!」 緊急命令參將張應元、汪之鳳從八台山進軍,總兵賀人龍從滿月嶆進軍。三月八日,張應元等人先趕到。張令正與變民軍激戰,呼喊聲震動山谷。張應元等人呼應,內外夾擊,變民軍才潰敗離去。張令與一萬多變民軍相持十三天,殺傷的變民軍遠超己方損失,而他的士兵僅五千人而已。當時巡撫邵捷春駐守重慶,派遣張令防守黃泥窪,倚重張令和秦良玉作為左右手。後來邵捷春移駐大昌,命張令防守竹箘坪,防止變民軍逃跑。九月,張獻忠大軍趕到,張令奮力作戰,中箭而死,軍隊隨即潰敗。[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