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烈熱帶風暴風神 (202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強烈熱帶風暴風神(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Fengshen)(國際編號:252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30202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Ramil)是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4個被命名的風暴。「風神」一名由中國大陸提供,其意是掌管風的神[1]。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10月12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波納佩島以南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6W。
10月1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10月16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10月17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7。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10月1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24,並命名「風神」。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30W。下午4時10分,風神在菲律賓索索貢省古巴特市登陸。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10月19日凌晨3時,風神在菲律賓奎松省阿拉巴特市再次登陸。早上7時半,風神在菲律賓奎松省毛班市第三次登陸。中午12時半,風神在呂宋島巴丹省第四次登陸。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10月20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Remove ads
影響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風神在菲律賓各地引發了強風、山體滑坡和洪澇災害。在奎松省皮托戈鎮,一棵樹木倒塌壓毀房屋,導致五人罹難[2];羅哈斯市因暴發洪災,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3],隨後該市宣布進入災難狀態[4]。在伊洛伊洛省的埃斯坦西亞鎮,一名民眾因房屋倒塌被掩壓而受傷;布基農省則發生一起車輛遭山體滑坡掩埋事故,導致兩人失蹤[5]。
- 國家氣象中心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 廣東省氣象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江門市台山市川島鎮於10月20日17時13分將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黃色預警,該鎮所有學校停課,台山市的其餘區域仍維持藍色預警[6]。
- 海南省氣象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海南鐵路部分進出島列車停運,海口三港10月20日14時起停運[7]。
- 廣西氣象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強風信號
香港天文台於10月19日上午11時45分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表示受東北季候風影響,香港風勢將會逐漸增強,會在當日稍後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同時,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氣旋風神在翌日(10月20日)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天文台會考慮在明日黃昏前後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天文台在晚上10時50分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8]。天文台在10月19日晚上11時05分更新「特別天氣提示」,表示會考慮在翌日(10月20日)下午5時至7時之間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9]。
天文台於10月20日中午12時宣佈,會在當日下午5時20分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10]。天文台在下午5時2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風神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30公里。這是繼2021年颱風圓規後,天文台再次以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天文台於晚上7時表示,風神會在當晚至翌日早上於香港以南約400公里外掠過,除非風神採取較偏北的路徑靠近珠江口或顯著增強,否則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機會較低,三號信號將至少維持至21日下午6時。風神在當日凌晨2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以南約420公里左右掠過。
隨後,天文台於10月21日下午6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風神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570公里,並於1分鐘後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此舉令風神成為自2000年熱帶低氣壓618以來,導致天文台直接發出及直接取消三號信號,而沒有改發其他信號的熱帶氣旋。
風神吹襲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有2個錄得強風,三號信號不達標;西貢以些微之差,未能錄得強風。風暴期間,長洲及流浮山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46及44公里。
Remove ads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風球
地球物理氣象局於10月17日表示,受東北季候風及「風神」共同影響,10月19日起澳門風勢頗大,風力達六至七級及有陣風[11]。
10月18日17時40分發出熱帶氣旋消息,受一股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澳將於10月19日稍後風力將會逐漸增強,隨後氣溫逐漸下降。同時,位於菲律賓附近的熱帶氣旋「風神」正逐漸增強,並將於10月19日晚間至20日初時進入本澳800公里範圍。受東北季候風及「風神」共同影響,預料本澳週一起(20日) 風勢頗大,風力達6至7級及有陣風,氣象局將先行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黑球)。隨後將視乎「風神」發展及本澳風力變化,適時評估改發熱帶氣旋信號。[12][13]
10月20日午夜12時,氣象局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風神」亦於當天凌晨進入澳門800公里範圍,又預料「風神」於20日晚間至21日凌晨在澳門以南約400公里掠過。氣象局表示,視乎「風神」發展及澳門風力變化,於20日傍晚至晚間直接發出三號風球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14]。上午11時半,氣象局宣佈將於當天下午6時至8時直接發出三號風球,預料21日凌晨至清晨發出八號風球的可能性為較低至中等,至於發出藍色風暴潮警告可能性為較低[15]。氣象局於下午5時35分宣佈於晚上7時改發三號風球以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16]。晚上7時,氣象局正式發出三號風球,當時「風神」集結在澳門之東南偏南約430公里,預計三號風球在晚間維持。這是氣象局繼2020年熱帶風暴森拉克後再次以發出三號風球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17]。晚上11時,氣象局表示三號風球直至21日上午維持除非「風神」採取較偏北路徑移近華南沿岸,否則需要改發八號風球的機會為較低[18][19]。
10月21日,氣象局在下午2時表示,「風神」已遠離至澳門500公里外,並將繼續遠離,但受東北季候風影響,風力仍會達6級及有陣風,宣佈於下午5時將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取代三號風球[20]。隨後,氣象局在下午5時正式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風神位於澳門西南約540公里[21]。
10月20日,受東北季候風產生的共同效應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於台灣北部地區造成強烈降雨。對此,台灣中央氣象署宣布將於中午12時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暴雨作業」[22]。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