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以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以新(1911年11月14日—1994年12月30日),曾用名徐一新,出生於浙江省衢縣嶺頭[1](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快速預覽 徐以新 徐一新(曾用名), 個人資料 ...

生平

生於辛亥革命成功之時,其父為他取名「徐一新」寓有「天地一新」之意[2]。 1927年1月追隨北伐軍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3月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4月,在武漢中共中央軍委技術秘書的徐以新,由陳賡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其後參與南昌暴動,後送入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的「半個」,早年支持王明[3]。在蘇聯學習了機要密碼工作。1930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回國後,與蔡威宋侃夫王子綱等4人熟記了與黨中央、江西蘇區、贛東北蘇區、湘鄂西蘇區通聯的4個密碼本後到赴鄂豫皖蘇區紅四方面軍開展電台工作。任紅四方面軍總部參謀,隨軍長征

抗戰時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整風學習委員會秘書主任。1943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兼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1948年11月至1949年6月,任瀋陽軍區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入中國外交部。1950年5月至1951年1月,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副司長。1951年1月至1954年8月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9月起,擔任首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1958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1962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敍利亞大使。1966年,升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1979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大使

Remove ads

家庭

妻子:陸紅。徐以新逝世後,一半骨灰安葬於出生地衢州市嶺洋鄉嶺頭村[4]。1995年,立有徐以新紀念碑。2001年,陸紅逝世後,一半骨灰合葬於此。[1]

次子:陸放,隨母姓。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