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國麵疙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國麵疙瘩(德語:Spätzle) [ˈʃpɛtslə] ⓘ 在施瓦本方言中簡稱為 Spatz,意為小鳥雀。瑞士把同一種食物叫做 Spätzli或 Chnöpfli,是德國飲食中常見的一種雞蛋麵,常作為主食。在奧地利、瑞士、匈牙利、阿爾薩斯和波爾扎諾自治省也能見到類似食品。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7月15日) |


歷史
德國麵疙瘩的發源地已經不可考,多個地區自稱發明了這種麵食。Spätzle 一詞最早出現在書面記錄中是在1725年,儘管也有一些更早的中世紀插畫顯示人們把類似的食物放進烤箱裏。[1]而麵條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今天,德國麵疙瘩被認為是士瓦本地區特有的食物。[2] 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更是經常和這一食品聯繫在一起。據估計,德國每年生產大約4萬噸麵疙瘩。[3]。
製作



德國麵疙瘩的主要成分是雞蛋、麵粉和鹽。為使麵團更好揉,通常會加一些水。 [4]
傳統做法是,把麵團在小案板上抹開,用餐刀刮出一塊塊的麵疙瘩,落到下麵加鹽的沸水裏。麵疙瘩煮到浮起就可以撈出,瀝乾備用。
由於傳統做法技術性太強,人們發明了幾個小工具以協助疙瘩成型。此類工具的基本思想都是讓麵團通過篩子形的小洞,掉進沸水裏。
商業產品
德國麵疙瘩可以被製成乾燥的麵食,像一般乾燥雞蛋麵一樣。商業製作的麵疙瘩和自家手工製作的很不一樣,往往形狀統一,缺乏彈性,口感死板。
配菜
德國麵疙瘩經常和葷菜一起吃,最好有大量肉汁和麵拌到一起。與麵疙瘩搭配的例子有洋蔥牛排澆滷汁(Zwiebelrostbraten)、酸味燉牛肉和牛肉卷(Rouladen)。
相關條目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