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情感反詐模擬器
2025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情感反詐模擬器》,原名《撈女遊戲》,是於2025年發行的真人互動全動態影像遊戲。該作由前方工作室開發與發行,香港導演胡耀輝執導,徐越、許薇、劉夢茹領銜主演。在遊戲中,玩家需對抗「撈女」[註 1],識破其技巧並將之感化。同時,遊戲還設有《戀情檔案》教材及「互助留言板」功能。遊戲內容取自團隊的真實經歷,畫面於實地拍攝。
遊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款情感反詐題材的互動電影遊戲,一經發售後引起社會熱議。遊戲的立意引發爭議,極目新聞指責其挑起性別對立,而《北京青年報》、17173網等報紙和媒體認為其能起到情感反詐作用,對社會風氣起着積極作用。遊戲內容獲得一定好評,但人物刻畫和情節轉折遭致批評。官方表示正籌備遊戲續作的製作。
Remove ads
內容
遊戲以「反情感詐騙」為核心主題。玩家將扮演「情感獵手」吳宇倫,他曾身無分文,而被「撈女」[註 1]陳欣欣玩弄感情並榨乾金錢,後被之拋棄。吳宇倫經奮發圖強成為老闆後,建立了「反撈小組」,以期揭露撈女的手段,防止男性被騙。在某次任務中,他再次與陳欣欣相遇,她決定改邪歸正,但遭到背後組織「變鳳凰」的反對,在巨大壓力下,其選擇自盡。吳宇倫決定深入組織,查明真相。他周旋於多名女性角色之間,需要識破其技巧並感化她們[1][3]。遊戲中有「沉淪度」的數值設置,其數值高低會影響到劇情走向[4]。
該遊戲共包含472分鐘時長的影像和38個結局,還提供劇情相關的約14萬字的《戀情檔案》教材,分析了在情感關係中的注意事項[2];此外還有玩家之間交流互助的「互助留言板」功能。[5][6]劇情中有人物與事件影射翟欣欣,並且遊戲七個章節,首字連起來是「願以後再無彷(胖)貓」,是紀念「胖貓」事件[7][2]。
演員表
Remove ads
開發與發行
遊戲由前方工作室開發與發行,香港導演胡耀輝執導[2]。據公開介紹,遊戲設計來源於主創團隊的真實經歷[2];但處於風險考慮,遊戲並沒有改編自單一的真實事件[4]。遊戲團隊希望玩家在愛別人的同時,也能保護好自己[2]。遊戲取景自廣州等地[8],遊戲團隊自稱,所有場景均是在實景的基礎上布置陳設,而非影樓風格[4]。為了避免網絡審查,開發團隊刻意較為隱晦地表達部分內容[4]。2025年4月11日,遊戲公布了概念預告片[9]。
遊戲於2025年6月19日上架Steam[10],原名《撈女遊戲》,隨後改名為《情感反詐模擬器》,但內容沒有修改[11][12]。發售後,製作團隊稱,計劃將遊戲解像度提升至4K[13]。官方也在Steam中發文稱,遊戲也考慮國際化,會將遊戲翻譯為英語、日語、韓語[14]。官方還稱,遊戲沒有製作前傳和可下載內容(DLC)的打算[15]。
遊戲上線後,遊戲製作人胡耀輝和遊戲官方的嗶哩嗶哩賬號均被平台封禁[16];其微博話題因不明原因被屏蔽[11]。遊戲開發方表示,社媒賬號下架的原因是「技術問題」,不必過多擔憂[11]。6月28日,官方的嗶哩嗶哩賬號重新恢復[17]。遊戲上線後不久,遊戲內建的互助留言板也因「技術問題」被清空[18];7月初,該功能重新上線[19]。
音樂
- 《可不可以》,劉偉鋒作詞、作曲並編曲,張紫豪演唱。
反響及評價
遊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款情感反詐題材的互動電影遊戲[20]。在Steam平台發售後,其獲得96%好評率,並一度登上全球暢銷榜第五名,登頂中國區熱銷榜,同期銷量超越《黑神話:悟空》[1]。遊民星空援引資料分析公司gamalytic的分析結果,稱至2025年6月28日,遊戲的預估銷量已達100萬份,銷售額約為製作成本的三倍[21]。媒體「遊戲陀螺」認為,該遊戲的影響足以與《隱形守護者》、《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等遊戲相提並論[15]。
遊戲內容上,遊戲行業媒體「遊戲葡萄」認為其「具有參考和學習的價值」[22]。同時觸樂編輯祝佳音認為,以「真人影像互動遊戲」標準來說,該作「品質相當不錯」。雖然比不上電影水平,但是稱得上「一部優質網劇」[3]。17173網的「火雨流星」也持相同觀點,稱劇本或有瑕疵,但品質上乘,畫面「展現出更具電影質感的鏡頭語言」,同時也讚揚演員的演技優良[23]。英國廣播公司受訪者莊夢生讚揚遊戲團隊付出了誠意,電影部分「拍的確是特別的好」[2]。《南方都市報》援引「遊戲幹線」創始人、行業分析師陳光龍的觀點,認為遊戲內容真實,「基本的詐騙手法和邏輯都是基於現實的」[8]。
情節與角色方面,祝佳音注意到,玩家對前後章節的劇情反響不一。玩家認為後4章美化了相關女性的行為[3]。英國廣播公司採訪的小蝸和一坤也有同樣的感受,不過他稱遊戲中的女性各有苦衷,「沒有真正的壞人」[2]。「火雨流星」也稱,第三章是故事情節的巔峰,之後的情節鋪墊較差,更類似於「爽文」[23]。「遊戲葡萄」亦評價道,遊戲情節顯得有些割裂,角色的前後反差太大,且反轉有些公式化,讓人物設定「出現了裂痕」[22]。英國廣播公司採訪的一坤亦批評,遊戲的人物刻畫較為扁平[2]。
遊戲素材的版權引發爭議。有玩家反饋稱,遊戲某一場景的素材取自中國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上一位用戶的作品,侵犯了版權。官方於2025年6月27日發表聲明,承認了侵權行為,並承諾會儘快解決[20]。同時,遊戲本身也遭到仿製,例如App Store中出現了錄屏版本的非官方遊戲[24]。
Remove ads
遊戲的立意引發爭議。[11][2]極目新聞譴責該遊戲雖然打着「情感反詐」的旗號,卻將廣大女性視為「撈女」,蓄意煽動性別對立、污名化女性群體以收割有毒流量。後該評論被刪除。[5][16][2]《PC Gamer》的祖舒亞·禾倫士(Joshua Wolens)指責遊戲開頭橋段的性別政治令人作嘔:將剝削一律歸咎於女性,而將男性塑造成「勤勉、浪漫、輕信」的形象。他認為「胖貓」事件中,並無證據說明胖貓的死與譚竹有關;而遊戲以此為靈感,是對現實的扭曲,乃至是「退步的政治宣言」[25]。《北京青年報》則大力讚揚該遊戲,將其定性為「創新的反詐工具」「婚戀文明的傳播載體」,認為遊戲有助於青年人防詐反詐、收穫真愛,為全社會傳達了積極健康的戀愛理念[6][26][2][12]。「火雨流星」認為本作傳達正向的價值觀,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童話」,並指責反對者,稱他們並未體驗過遊戲情節,只是根據遊戲名斷章取義[23]。同時,遊戲曾用名《撈女遊戲》亦引發爭議,「遊戲葡萄」等媒體認為,遊戲改名後更符合其主題[8][22]。
「遊戲葡萄」稱,遊戲與《名利遊戲》同質化嚴重,只是「利用性別對立的話題性和爭議性,講了一個十分常見的名利故事」[22]。《南方都市報》分析稱,真人互動影游多為買斷制,且價格較低,缺乏盈利能力。但本作的話題爭議性較強,獲得廣泛熱議,有炒作意味[8]。不過第六聲以《黑神話:悟空》為例,稱中國流行文化中的性別表現爭議並不罕見[12]。英國廣播公司採訪的莊夢生認為,遊戲只是涉及了社會議題而非性別議題;但一坤認為,遊戲「踩中了當下社會裏最激烈的性別矛盾」,故能夠爆紅[2]。「遊戲葡萄」的修理和王丹觀察到,在遊戲發布幾天後,「討論氛圍已趨於平和」,反對者可能並不多。他們還指出,遊戲的熱議背後折射出了中國大陸男女對立問題的嚴重性[22]。英國廣播公司也注意到此遊戲在中國引發了兩性對立爭議,且官方媒體也已介入輿論場[2]。《紐約時報》還指出,此遊戲引發的爭論揭示了現今中國社會的厭女情緒與不平等現象,以及不少男性對自身經濟處境的受害者心態,並折射出當下中國社會在愛情、婚姻與經濟安全等問題上的普遍焦慮[27]。
6月30日,部分男性玩家認為官方的感謝信中刻意強調性別,即特地感謝「喜歡這遊戲的姐妹們」,是為了討好女性群體,而忽視了核心的男性玩家,故在Steam商店差評轟炸及退款[28][29]。隨後,導演胡耀輝手寫道歉信以表歉意,但部分玩家認為其「只是迫於輿論壓力」,而非真心悔改[29][30]。
Remove ads
續作
遊戲發售後一周,官方表示正籌備續作的製作,演員將採用原班人馬[13]。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