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情緒調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情緒調節就是於情緒反應過程中,對個人體驗何種情緒,以及採取何種方式體驗抒發情緒產生影響的過程[1] [1]。在情緒發生的整個過程中,個體進行情緒調節的策略有很多,其中包括情景選擇(Situation Selection),情景修正(Situation Modification),注意分配(Attentional Deployment),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達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 [1][2] [3]。於眾多情緒調節策略中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是較高頻使用來降低情緒反應的兩個策略。
情緒調節策略
Gross認為,在情緒發生的過程中可供使用的調節策略有很多,但使用頻率最高和最有效的策略有兩種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達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
認知重評屬於先行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它指對認知的改變,改變對引起情緒的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方式,從新認識情緒事件,改變情緒事件可能會給個人帶來的情緒性影響及意義的認識,即重新解讀或重新構建情感事件以降低負面影響的過程;表達抑制屬於反應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反應調整的一種,指對可能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進行抑制 [4]。
一種隱藏憤怒表達的方式,比如面部或口頭表情,或努力降低憤怒的內在體驗(Dunn, Billotti, & Murphy et al., 2009)。但是這種策略常被認為發生在情緒產生之後,與認知重評不同,這種策略雖然可能會減少情緒的外部表達,降低情感事件的損傷,但並不能降低主觀的情緒體驗。抑制可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血液壓力升高、心血管反應性升高
情緒調節與睡眠質量的關係
睡眠的匱乏會影響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工作表現、情緒甚至親密關係[5]。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類皮質醇(Cortisol)水平的上升,皮質醇即常言的「壓力荷爾蒙」 [6]。皮質醇水平上升會顯著地放大感知到的壓力,讓人顯得情緒不穩、易怒以及易激惹(Irritable),此外,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抑鬱、焦慮及其他各種心理或情緒障礙 [7]。
另外,睡眠剝奪對情緒的負面影響比對認知和運動性能的負面影響更強烈 [8]。睡眠剝奪使個體的情緒和情緒的反應性降低,使個體的正性情緒體驗減少,負性情緒體驗增加 [9] [10][11]。Paterson等人 [11]的研究也發現,睡眠剝奪會導致個體感受到更加強烈的負性情緒(憤怒、抑鬱、害怕和疲憊)以及較少強度和頻率的正性情緒(幸福和活力)。
人們普遍抱怨睡眠不足,並認為睡眠不足會降低情緒、情感的調節能力,進而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12],情緒調節可能在情緒體驗和睡眠質量的關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Hunt [13] 的研究發現在令人沮喪的事件之後情緒的處理(調節)是應對煩躁的一個有效用的策略。有研究發現,情緒調節策略與睡眠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14],睡眠剝奪影響大腦額前區的活躍水平 [15],並能降低健康被試的情緒調節能力 [16] [17] [18];較差的睡眠質量與更差的使用認知重評策略調節情緒的能力呈顯著相關[19]。
與健康個體相比,失眠患者更傾向於採用表達抑制(Cognitive Reappraisal)、少採用認知重評(Expression Suppression)的情緒調節方法 [20]。大學生認知重評對睡眠質量有直接的顯著影響,表達抑制對睡眠質量沒有顯著的影響 [21]。由此,情緒調節可以通過對於調節策略的選擇,影響個體的睡眠質量。更有研究表明,認知重評策略使用頻率與睡眠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用認知重評調節情緒的人更加容易有高質量睡眠,情緒調節策略的選擇及使用頻率對於睡眠質量有着預測作用 [21]。
Remove ads
情緒調節與情緒性進食的關係
Gross提出的情緒調節過程模型認為,情緒調節發生在情緒產生的過程之中,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分別在情緒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起作用 [1]。Gratz認為情緒調節包括對情緒的認識和理解,情緒的接受,完成以目標為導向行為的能力,避免衝動行為,消極情緒體驗,及其獲得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 [22]。
儘管目前對情緒調節的定義存在差異,但研究者們普遍認為,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是指個體對情緒的發生、體驗與表達施加影響的過程 [4]。
Evers等人檢驗情緒調節策略以及情緒性進食關係,在分析了無飲食失調症與正常體重女性的情緒化飲食情況之後,結果發現,情緒化經歷不會提高食物攝入量,然而使用情緒調節策略反而能夠降低飲食行為產生;研究還發現,當與採取認知重評調節情緒的個體比較時,採取表達抑制的個人會攝取更多食物 [23]。 綜上所述,由於睡眠質量會影響情緒調節能力,個體情緒調節能力差異會影響個體進食行為從而導致情緒性進食,睡眠質量會影響人體激素平衡從而導致各種異常進食行為。故本研究的最終假設為,睡眠質量與情緒性進食之間存在直接作用,情緒調節在兩者間起中介作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