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慕尼黑東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慕尼黑东站map
Remove ads

慕尼黑東站(德語:Bahnhof München Ost),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海德豪森區,是當地短途長途運輸德語Schienenpersonenfernverkehr的重要換乘點。這座配備12條到發線的通過站德語Durchgangsbahnhof德鐵車站及服務轄下最高級別的21座一等站之一,並與慕尼黑火車總站共同成為該市僅有的兩座一等站。

快速預覽 位置, 地理座標 ...

車站的首座接待大樓德語Empfangsgebäude是根據弗里德里希·布爾克萊因德語Friedrich Bürklein的設計於1871年建成,在當時稱作「海德豪森車站」(Bahnhof Haidhausen),用於連接通往辛巴赫羅森海姆的兩條鐵路線。如今,該站是繼慕尼黑火車總站慕尼黑-帕興車站之後的巴伐利亞州府第三大長途車站。在短途運輸的運行圖中,它被稱作東站(德語:Ostbahnhof)。

在站前(西北側)的奧爾良廣場德語Orleansplatz,可以通過慕尼黑交通公司開辦的巴士有軌電車換乘至市內交通。廣場下方是地鐵U4線德語Stammstrecke 3 (U-Bahn München)車站。這三種交通方式連同城市快鐵均已被納入慕尼黑交通及資費集團的資費區間。其它的市內巴士線則在車站東南側的和平街上停靠。

Remove ads

歷史

車站最初是以「海德豪森車站」(Bahnhof Haidhausen)的名義,於1871年5月1日隨着經因河畔米爾多夫新厄廷的鐵路通車而開幕。不久後,至同年10月15日,這條線路得以延伸至羅森海姆。當海德豪森於1874年被併入慕尼黑後,車站於1876年10月15日正式更名為慕尼黑東站。中央信號所德語Stellwerk的建造則始於1880年。1898年,經吉興至戴森霍芬的鐵路德語Bahnstrecke München Ost–Deisenhofen通車,並於1909年建立了通往伊斯馬寧慕尼黑-施瓦賓德語Bahnhof München-Schwabing的連接。後者連同慕尼黑-羅森海姆鐵路於1972年通電,成為首條與東站相連的電氣化鐵路

從1912年至1924年,新的慕尼黑東編組站德語München Ost Rangierbahnhof在客運車站的東側落成。連同編組站一起,全新的慕尼黑東機務段德語Bahnbetriebswerk München Ost也於1924年投入使用,取代了客運站以前的機務設施。[3]

1926年5月24日,從貝希特斯加登駛來的820次旅客列車於22:30左右在車站關閉的進站信號德語Einfahrsignal前停下。由於機械錯誤,覆蓋它的信號顯示為「允許通行」——儘管已通過的信號箱將其設置為「停車」。另一班814次列車就此撞向立止的列車,造成30人喪生。[4]

Thumb
慕尼黑東站的鐵路設施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慕尼黑的空襲德語Luftangriffe auf München過程中,車站於1944年4月遭摧毀,其後僅有部分復原。1952年,臨時建造的櫃枱大堂落成。人車同行裝卸設施則於1959年6月22日投入使用。

1972年5月,主線在此中央交匯的慕尼黑快鐵網絡投入運營。如今的接待大樓於1985年開放,而訂票中心德語Reisezentrum也於1999年完成了重新設計。在2008年夏秋季,車站主建築以及相鄰的郵政建築都進行了外牆翻新。

慕尼黑21德語München 21項目的方案A中,設想將火車總站與火車東站的西端通過一條四線隧道整合在一起。該方案需要火車東站調整為最多十條(包含快鐵)到發線。作為替代方案B的組成部分,則應在火車總站和東站間設立一條複線隧道,從而無需對月台面積作重大改動。這兩種隧道都可供長途及區域列車通行。[5]所謂的「東站車道場地改造」計劃的依據是1998年巴伐利亞自由州與德國鐵路股份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德國聯邦鐵道部德語Eisenbahn-Bundesamt於2003年4月29日作為規劃審批程序的一部分,批准了該項目。[6]

對火車東站的改造是2006年5月30日頒布、針對第二主線德語Zweite Stammstrecke所批准的規劃審批程序第3A條的一部分。在10分鐘間隔的框架下,計劃於第二主線對火車東站至洛伊希滕貝格環路間的車道場地進行必要的調整。而東站電子信號所德語Elektronisches Stellwerk、新建C月台(5道及6道)以及拆除B月台(3道及4道)也是該規劃審批程序的一部分。[6]信號所的首次分部調試計劃於2023年底進行。在第二主線的建設過程中,還將在東站修建一個地下站點。[7]

在車站附近、文化產業園德語Kultfabrik周邊的娛樂場所對於喜歡過夜生活的人而言曾是熱門的流連地。它位於車站東南側的和平街出口後方,緊鄰市分區萊姆畔山,後於2016至2018年間分階段關閉。[8][9]

Thumb
從東望嚮慕尼黑東站的軌道
Remove ads

軌道設施

Thumb
慕尼黑東站行人隧道

慕尼黑東站的客運場共有17條軌道。1至5道保留用於快鐵運輸,並掛有「東站」(Ostbahnhof)標識;6至8道以及11至14道用於短途和長途運輸,站牌標識為「慕尼黑東」(München Ost)。9、10和15道是專為越行列車預留,不設月台。在16和17道旁則有用於人車同行的裝載設備,這些設備也會在此存放及清潔。從慕尼黑開往柏林和漢堡方向的夜間列車路線便是在東站始發。[10]

交通連接

長途運輸

Thumb
開往克拉根福歐城列車停靠於慕尼黑東站

慕尼黑東站主要辦理往返於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以及意大利間的歐城列車(EC)/城際列車(IC)到發,這些列車通常會繼續經由慕尼黑總站開往法蘭克福。此外,往維也納方向的個別銳捷列車(RJ)班次也會在該站停靠。在夜間則圖定開辦有發往柏林和漢堡的夜車,以及季節性發往漢堡的人車同行列車。[10]

更多資訊 路線, 經由 ...
Remove ads

區域運輸

巴伐利亞東南鐵路德語Südostbayernbahn(SOB)在慕尼黑-米爾多夫鐵路上開行有每小時1班的區域列車(RB),部分班次會經由米爾多夫通往因河畔辛巴赫和布格豪森。在高峰時段,慕尼黑東站與米爾多夫間還開行有半小時1班的加密班次。此外,每天還有四對區域快車(RE)在慕尼黑總站至米爾多夫間運行,它們的經停站較少,其中兩對直通辛巴赫。在高峰時段,SOB還開行有四對從慕尼黑東站經由埃伯斯貝格因河畔瓦瑟堡的區域列車。[11]

自2013年12月5日起,巴伐利亞高地鐵路德語Bayerische Oberlandbahn(BOB)也有列車在慕尼黑東站停靠,它們是以「梅里迪安德語Meridian (Marke)」(M)的品牌在慕尼黑-羅森海姆鐵路運行。這些列車以每小時1班的頻率從慕尼黑開往薩爾茨堡庫夫施泰因。其中薩爾茨堡班在慕尼黑東站至羅森海姆區間不設經停,而庫夫施泰因班則在沿途的所有車站停靠。在高峰時段,於慕尼黑至庫夫施泰因以及慕尼黑至特勞恩施泰因間加開的班次甚至能將密度壓縮至半小時1班。[12]

更多資訊 類別, 經由 ...
Remove ads

快鐵運輸

Thumb
東站快鐵月台

作為主線隧道的終點,慕尼黑快鐵除S20線外的所有路線都會在火車東站停靠。

火車東站快鐵站是作為慕尼黑快鐵「10分鐘間隔項目」的一部分而經過重新設計,可實現無交叉點的搭乘體驗。1至3道供入城方向、4至5道供出城方向的列車使用。3道和4道僅可用於S3和S7線,它們需要在此換向(這兩條路線從此處會一直靠左道行駛至吉興;只在那裏有足夠的空間用於立體交叉道,這是慕尼黑東-戴森霍芬鐵路德語Bahnstrecke München Ost–Deisenhofen進行複線改造時所要求的)。5道用於S2、S4、S6和S8線向東繼續行駛。S1線在4道終到,並在2道始發。同時,1道和2道還服務於從東部抵達並繼續駛向內城的的S2、S4、S6和S8線。[13]

更多資訊 路線, 經由 ...
Thumb
東站地鐵站
Remove ads

地鐵、巴士及電車

Thumb
東站巴士站

1988年,火車東站地鐵站在德鐵站房西北側的奧爾良廣場下開幕。它位於從內城向新佩拉赫延伸的地鐵U5線德語Stammstrecke 3 (U-Bahn München)上。[14]與此同時,整個奧爾良廣場和站前廣場都得到了重新設計。此外還建造了一個新的巴士車站、安裝了噴泉,並拆除了舊的有軌電車轉向設施。如今,地鐵U5線,電車21號線,市內巴士54、55、62、100、145、148、155和X30線以及區域巴士213線都在此停靠。而巴士190及191線的起訖站則設於車站背面的「火車東站/和平街站」。[15]

隨着城市快鐵於1972年開通,火車東站便成為了快鐵與電車14號線(來自東部萊姆畔山)、24號線(來自東南新佩拉赫及拉默斯多夫)和21號線(從火車東站始發至內城)的換乘樞紐。1980年則開通了從內城經吉興至新佩拉赫的地鐵線(原稱U8線)。因此,24號線被迫撤銷,從火車東站至新佩拉赫的直通路線也不復存在——直至1988年U5的延長線開通。同樣在1980年,電車14號線取代21號線延長至內城,從而致使原本服務於火車東站的三條電車線減少為一條。14號線於1984年被19號線取代,後者一直開辦至2018年5月7日。自2018年10月以來,則有21號線一直開行,與其經由相同的N19號線還會在深宵繼續運行。[16]轉向設施自1980年起便已不再需要,後於地鐵開挖的過程中被拆除。[1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