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唇青斑海蛇
一种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唇青斑海蛇(學名:Laticauda laticaudata),又名扁尾海蛇或藍唇青斑海蛇,為蝙蝠蛇科扁尾海蛇屬的爬行動物。[2]其分布於印度洋與西太平洋。[3]
Remove ads
分類
黑唇青斑海蛇是由卡爾·林奈於其劃時代的1758年《自然系統》第10版中首次描述的物種之一,當時命名為Coluber laticaudatus。[4] 目前已知有兩個亞種,分別為Laticauda laticaudata laticaudata與Laticauda laticaudata affinis。[3]
描述

此蛇的腹鱗較大,寬度約為體寬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以上;鼻孔側向;鼻鱗由內鼻鱗分隔;體中段具有19列覆瓦狀縱列鱗;無奇數前額鱗盾;吻鱗未分裂;腹鱗數為225–243枚;雄性尾下鱗數為38–47枚,雌性為30–35枚(腹鱗與尾下鱗數據引自 Smith 1943:443)。上唇為深褐色。 總體長度依性別而異:雄性為910 mm(36英寸),雌性為1,070 mm(42英寸),尾長大致相同:110 mm(4.3英寸)[3]。本種可藉由19列體鱗與深褐色上唇來區分於其他扁尾海蛇屬物種。[5]
分布與棲地
本種分布於印度洋與西太平洋地區:孟加拉灣(孟加拉、印度東部、安達曼群島與尼科巴群島、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半島至印尼沿岸、東帝汶、新幾內亞、菲律賓、福建與台灣沿海、日本、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帕勞、瓦努阿圖、斐濟與澳洲(昆士蘭)。[3][1] 2011年與2025年1月曾在新西蘭德文港發現一條標本,但其在被送至凱莉-塔爾敦海洋生物水族館後不久死亡。[5]
黑唇青斑海蛇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常在珊瑚礁中覓食,並返回陸地進行消化、交配、蛻皮與產卵行為。[6] 黑唇青斑海蛇從水中移至陸地時會經歷快速的溫度變化,牠們通常會尋找陰影處以減緩此變化的影響。[7]
特殊習性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